遷校屯門遇反對 處之泰然 「群育」校長:見學生言行 誤解即消
【明報專訊】專收有行為及情緒問題學生、屬「群育學校」的大嶼山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擬遷往屯門,遭新址鄰校校長反對,指群育學校「存在較大機會與社區內不良分子、黑社會結聚的可能」。莫羅瑞華校長卓德根處之泰然說:「化解誤會好簡單,只要將我校學生帶到他們面前便行。」深信學生的日常表現可打破誤解。服務該校15年,卓德根由教學助理做起,見證無數學生由不能控制情緒、自信低落,在社工和老師扶持下慢慢成長改變。他不介意學生是否「讀到書」,但求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看見學生讀完出番去,自己努力過、有改變,好像揭開成長新一頁,整件事好美」。
明報記者 黃津琪
記者昨致電莫羅瑞華學校,想不到接聽的人便是卓德根,「我預了今日應該好多人查詢,所以一有電話便接聽」,沒半點校長架子。卓上任校長不足一年,便向教育局爭取把學校遷到「市區」,「其實我愛做前線工作多點,但前校長跟我說,做管理層也可為學生爭取更多更好」。
原職銷售員 減半薪做教學助理
卓「半途出家」,中大生物系畢業,身邊同學大多一畢業便教書,他卻選擇在船公司任職銷售員,與客人聊天時常充當社工,為人解決家事、爭執,「有客人同我講,『你適合當社工』」。細想之下,卓向社福機構寄出過百封求職信,但都因沒經驗而落空,唯一一封有關教育的求職信,便是寄到莫羅瑞華,當時的校長願意給他機會,但只能由教學助理做起,卓便毅然放棄原來工作,投奔薪金只有一半的教學助理,「我沒受過教師訓練,又沒經驗,校長肯請已經好好」。
言傳身教 頑皮生學會體諒尊重
莫羅瑞華學校坐落大嶼山南面,由市區前往起碼需個多小時,這條路,他由教學助理、教師、主任、副校長,直至校長,一走便15年。「不少學生的家庭支援都較不足,或無父無母,由祖父母照料,特別需要師長關心」,見到一個個學生因學校的關愛而漸敞開心扉,卓德根從沒想過離開。他憶起一個學生經常作弄老師,又弄壞過他的眼鏡,卓知道他在單親家庭長大,便經常找他聊天,「他頑皮時,我要有耐性,也要包容他那無理的脾氣,但真的做錯便要罰,慢慢建立關係」。該學生升中後入讀主流學校,已是一個懂得體諒及尊重別人的青少年,即使離了校,遇到前途問題也會詢問卓的意見,他現時考得拖車牌,也建立自己的公司及家庭,每逢佳節便會駕茤鴩息熏雩`食品送到母校與師生分享,閒時又會專程到東灣送老師社工到市區。
校舍殘舊偏遠 易水浸無寬頻
該校現時只接收小二至小六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學生,入學時期由3個月至數年不等,視乎社工評估,若行為理想,便可重回主流學校。東灣雖環境幽靜,但校舍樓齡已屆五十,設施老化,四周大樹有倒塌危機,化糞池「漏水」,後山在雨季時容易令學校水浸,加上位置偏遠,學校無寬頻上網。以上種種,令卓德根決心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