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銅鑼灣羅素街時代廣場大電視對面一個紅色「毛澤東像」的招牌甚是搶眼——另一面寫有「人民公社」四個大字——這間二樓書店打正旗號賣內地「禁書」、奶粉和咖啡。
人民公社的前身是人民書店,2002年開業,售賣簡體字書,但不久遇上SARS,經濟低迷,書更沒人買。人民公社「社長」鄧子強那時入股,「書店是朋友開的,我本身做咖啡生意,便建議引入cafe加書店的經營模式,但收入主要靠賣書」。簡體字書曾在2003至05年憑「平靚正」殺出一條血路,但今日人民幣匯率高,生意難做,「現在港人也厭棄簡體字,早已不再流行」。
簡體字書早已不流行
大約2004年,人民公社開始賣「禁書」。香港有出版自由,所謂「禁書」其實只是對內地人而言。「政論書籍和雜誌在香港向來有市場,自由行開放,書商瞄準商機而上門sell書。另一方面有內地遊客上門找書,我們才開始賣,當時只佔一個書架的一兩格。」鄧說初期生意並不火熱,因當時港幣匯率仍高,「對大陸客來說,百多元一本書頗貴」。
隨茪漲a旅客增加,摸上門買「禁書」的人也愈來愈多。鄧說並不是所有內地人都相信《人民日報》所粉飾的世界,在互聯網時代,「翻牆」便能得到不一樣的資訊,「來港旅遊順便買禁書」也成為認識現實的另一途徑。「我們也從台灣引入一些政論、歷史書籍,現在約一半書和『禁書』有關。」
某個話題的時政類書籍熱銷,往往和內地政治氣氛有關聯;相關書籍的「壽命」短,事件一淡下來,銷情便回落。「近年最具爆炸性的肯定是『薄熙來事件』,事件前後也是『禁書』市場最旺的時候。」而對「吹水」、「花邊新聞式」書籍嗤之以鼻的客人會買歷史書,「如文革、六四,從選書可看到其取態」。同樣專售「禁書」的銅鑼灣書店有5人「失蹤」,鄧說人民公社的生意額無顯著變化,自己也不擔心,因為暫時看不到有人想從零售層面「消滅」書店的意圖,「最起碼未有『強力部門』找我飲咖啡。若我賣書也失蹤,香港就真的玩完!」
賣書堅持不打折 收支平衡最重要
鄧子強說,本地閱讀風氣凋零,加上網絡閱讀,來光顧的本地人不多,「我們迫不得已和自由行掛u,很難轉型」。近年中港矛盾嚴重,加上習近平上台後肅貪,內地人公費消費少了;旅客人數下降,買書也不如以往爽快。「2010、11年左右,我們有不少『醉酒客』,經常一班人在時代廣場用膳後來買書,結帳可能一二千元。近來的消費氣氛很差。」他稱,2015年12月前的半年都錄得虧損,「今年1、2月才見好轉」。
「開書店是『不現實的產業』,賺不了錢。入新書要錢,客流量又不穩定,還要面對大書店的競爭。」鄧子強說「滿足感食唔飽」,收支平衡最重要。人民公社有3個全職員工和數名兼職,「賣書的利潤固定,我們堅持書本不打折」。他形容人民公社是一間「雜貨店」,「我們提供『靚』貨和好服務,書記(員工)都是文青、識書人,知道如何豐富書架,也知同一主題的書有哪些還值得推介。這是小書店靈活之處」。
2009年起人民公社兼賣奶粉,鄧子強坦言「書店賣奶粉是個笑話」。「(2008年)內地發生毒奶粉事件,看到遊客來港買奶粉的商機。但『限奶令』後生意已差了很多。」他說,相關收入不多不少可「補貼」書店營運,公社的名聲也讓買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