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天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突發新聞,如各種天災人禍。它們當然值得關注,但一些靜態、非即時性影響的新聞亦不宜忽視。筆者這次希望討論一些恆常議題。 其中一個常常在報章看見的話題,是保持香港經濟優勢的方法。我們可能隨意都能想到幾點,如簡單低稅制,但自我感覺良好是不足夠的,了解其他人如何看香港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常見的國際經濟數據、調查和排行正好給予我們一些觀點。 港連續22年成最自由經濟體 傳統基金會的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香港已連續22年高踞榜首,誠非僥倖。再仔細一點看,我們的經濟優勢在哪堙H原來在10項評估因素中,我們有7項都取得90分或以上,其中「營商自由」、「貿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更是全球首位,其他如「投資自由」(第2名)、「法治」(第3名)、「勞工自由」(第4名)亦相當不俗。 傳統基金會認為香港有簡單低稅制、成熟的資本市場(如股票、債券市場)、高效透明的規管制度,並認為香港是各跨國企業向內地發展的最優秀平台(即是無可避免地要加強中港融合)。雖然我們有時會認為政府的辦事效率好像不高,要規管的又好像沒有規管,但原來在這個基金會看來,我們在國際上的表現已經很頂尖。 中央或削港司法立法權 不過,報告亦提醒,香港的廉潔程度只排在17名(74分),雖然仍比國際平均為高(42分),但已經連跌三年,情G不太理想。另一方面,暫時我們的司法制度仍然是獨立和有效的,企業和私人財產亦受保護;但要注意中央政府仍可能繼續干預經濟,甚至削弱香港的司法和立法權力,最終一點一滴地破壞法治,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筆者相信這也是不少香港人所擔心的,內地的經濟體系和香港不同,經濟理念亦迥異,所以才有「一國兩制」的構思;中港要融合,卻不等於要完全接受另一套辦事方式。所以,我們要繼續捍衛法治,政府的權力當然不能凌駕法律,市民亦不應隨便以「政府不好」為由挑戰社會底線。筆者真的不希望,我們辛苦建立的優勢,有一天會從此一去不返! 文﹕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劉錦輝老師 (通識網﹕www.LiberalStudies.h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