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希克藏品》首展 試行藍牙導賞 文革地下藝術艾未未作品亮相
【明報專訊】距離西九M+視覺文化博物館開幕尚餘3年,館內主要藏品《希克藏品》系列的部分藝術品明日起至4月5日首度公開展出,當中包括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的作品。展覽亦首次採取編年時序的策展手法,展示過去40年中國藝壇發展,觸及文革後期的地下藝術。展覽又試用互動展覽導賞(Digital Guide),場內展品附近設有藍牙裝置,訪客的手機可偵測到正觀賞的藏品資料,並即時提供聲音及短片導賞。
明報記者 岑詠欣
西九在2012年購置及獲捐贈1510件世界著名收藏家烏利.希克博士的藏品,是目前最大規模及最全面展示中國當代藝術歷程的系列藏品,當中47件花約1.8億元購得,餘下則是獲捐贈,當年國際拍賣行估計整批藏品總值約13億港元。今次「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展覽,將展出來自50名藝術家共逾80件藏品,多屬首次在港公開展出,觸及文革後期的地下藝術、1990年代受西方影響的激進實驗性作品,以及2000年至今受北京奧運影響而加入日常生活元素的作品。
為配合M+的國際化路線,西九市場推廣及訪客體驗總監賈景龍(Kingsley Jayasekera)透露,展覽將試用互動展覽導賞,為M+營運「試水溫」,透過藝術品附近的約100個藍牙裝置,當訪客手機下載專屬的應用程式和開啟藍牙、定位服務後,手機可偵測到附近的展品資料,提供策展人的語音導賞、觀看藝術家訪問短片和展品創作意念等,訪客亦能即時收藏喜愛的展品資料,在社交網站分享。
棄印小冊子 智能裝置大勢所趨
賈景龍相信,博物館營運配合資訊科技策略是大勢所趨,他以早前參觀的澳洲塔斯曼尼亞私人博物館MONA為例,參觀者入場時獲提供智能裝置,因應訪客位置顯示附近展品資料,效果成功。
西九助理數碼傳訊經理黃詠君相信,今次是本港最大規模使用此技術的展覽,成本少於50萬元,「策展人習慣提供小冊子介紹展品,但可嘗試摒棄這些傳統,開拓新策展路線」。她說場內提供約100部iPad,供訪客使用互動展覽導賞,而訪客參觀前只能透過應用程式觀賞15件藏品的資料,入場後才能閱覽所有藏品資料,藉此吸引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