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醫以人為本 時代再變亦不過時
「如果明清時期的大夫回到現代,一樣可以醫好現代人的病。或者他們未必知道什麼是味精,但只要他嘗過,就會明白如何醫治(吃味精引起的疾病)。」難道中醫學的知識沒有因時代變遷而過時嗎?張柏和解釋,「中醫學建基於長久觀察人的生理、病理、病變等,再整合成為理論,它研究的是『人』,故中醫學沒所謂『過時』。」任時代再變,中醫術的骨幹仍是「人」。
張柏和對中醫理論、技術涉獵甚廣,他高中時因為對中文、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特別趁香港中文大學開放日參觀院校。中學時期理科出身的他,本來「鎖定」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和中醫學院。當時後者開辦首屆本科課程,教授的熱情感染了他,令他決志報讀,最終成為該校中醫學院第一屆畢業生。
讀中醫涉獵廣 讀古文也讀哲學
中醫牽涉醫學、文學、文化、哲學、中藥植物等知識,張柏和說,正因內容「無窮無盡」,他會把握時間,在診所鑽研古籍,研究藥方。讀中醫不止助張柏和修得醫學知識,閱讀經典古文,亦能鍛煉他的語文及理解能力,「中文、文化底子好的同學當然佔優,不過中文(知識)絕對是可以訓練得來的,當你入讀中醫學院『迫住讀』時,語文就會有很大進步」。
中醫課程不但打開張柏和的從醫大門,也滿足他對語文的興趣。他需要熟讀大量醫學古文,除廣為人知、被視為中醫經典的《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也因古代文學著作包含了許多草藥名稱、中醫知識,學系會安排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的教授帶領他們讀不同年代的詩詞歌賦。文學與中醫有何關係?張柏和說:「對古人來說,懂得一點中醫、草藥的常識和我們現時懂得用電腦、乘港鐵無分別,都是基本知識。」他指不少中醫知識都可散見於文學篇章之中,如柳宗元〈捕蛇者說〉講述捕蛇者家中祖父、父親都死於蛇毒,文學上有諷刺意味,醫學上亦提供了不少蛇的毒性、藥用價值等資訊。
療法因人而異 心病還需心藥醫
從書本理論變成臨症施藥,張柏和執業至今已11年,他笑言自己有時像輔導員,將病人「病根」抽絲剝繭。診治病人,他首重問症,「中醫最核心(的價值)是『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同一個病發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醫治手法,所以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說法」。簡單如頭暈,發病原因很多,病人體質不同,醫治手法就有差異,所以醫師會透過「望聞問切」分析、辨清病症,再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法。
如曾有從事搬運行業的中年男病人向張柏和求醫,病人頭暈持續多月,四肢無力,不斷求醫仍苦尋不到病因;後來他從問症中找到端倪,「我發現他屬於腎虛型的頭暈,與『用腦』過度有關。一問之下,發現他早前因母親入院,非常擔心故開始發病」。他指很多疾病皆源自心理因素,病人談到家庭狀G,說出心結,緩解了壓力,或有助改善病情,「我認為中、西醫都好,最重要是溝通。治療手段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想醫好病人」。
中醫理論、思考方式影響張柏和甚深,不過他認為這不該限於診症之上,「世上所有事物皆同理,小至剪什麼髮型、今天該吃什麼……(我們)每天都要做大量的判斷」。他說念中醫就像學做人,「中醫要鑽研得深,絕對可以達到哲學的層面」,診症用到的判斷思維,在任何行業都受用。
文、圖:袁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