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元票房遭瓜分 「偷票房」震驚荷李活
【明報專訊】大陸官方大動作整頓電影市場的主因之一,就是戲院「偷票房」的情況愈來愈嚴重;而在網路購票普及的現在,甚至連網路購票的業者也淪為戲院業者的共犯,透過更改軟體等方法,將票房數字「乾坤大挪移」。
中國自製電影票房收入,片方最多可獲43%的收益,其餘的收入在支付大陸電影專項資金和營業稅外,都歸院線和影院所有,戲院上報的票房愈低,上繳的電影專項資金就愈低,戲院所得利潤也就愈高。
所謂的「偷票房」,是戲院業者為瓜分更多票房利潤,把甲片的票房收入,利用各種手法變成乙片的票房。一部具有賣座實力的電影,戲院自然會有相當的排片量,電影公司給戲院票房分配比例約57%。與該片同一檔期但屈居弱勢的電影,為取得更多排片,會給戲院60至65%的票房利潤,也會和戲院業者約定一個銷售目標,達到目標後,電影公司會額外給戲院業者回扣。
此外,近年來戲院業者為增加周邊商品的收入,也會把電影票房數字挪到爆米花等商品品項。戲院業者「偷票房」的各種手法,其一,以人工畫位代替電腦印票;其次,拿已作廢的門票當入場憑證,1張廢票可多次利用,每用1次就「偷」1次;其三,販售電影票+飲料+爆米花的包套優惠票券,戲院業者把部分票款挪進餐飲銷售數字中,賺取差價;其四,觀眾買票看甲片,但票券上卻印乙片;其五,企業包場請員工看片,戲院不給票券,票房成為隱形收入。
電影界與戲院業者粗估,若以全年度總票房440.69億元(人民幣,下同)的10%計算,2015年至少有45億元票房被「偷」,風氣之盛,連荷李活電影公司都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