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加加加 大眾苦苦苦
加元貶值急 主婦買菜難
3毛b變2元 6吋腸粉變4吋 奶茶一杯變半杯
【明報專訊】過去只賣0.99的三束蔥,現在每束要賣1.99元,分量還比以前一束少;粵式酒樓的腸粉,從前有6吋長,現時縮短到4吋,價錢是一樣;港式奶茶,以前杯是滿滿的,現時幾乎只有半滿。這都是加元貶值惹的禍。
加元兌美元匯價昨日一度跌破70美仙﹐又拉高了從美國入口的食品價格。有蔬果批發商表示﹐由於來貨價格貴﹐超市及餐館入貨較平時少了一半﹐可以的話﹐他們盡量都以其他食品代替。批發商亦因蔬菜來貨價﹐入貨量較平時少了九成﹐把蔬菜當「股票」﹐監察菜價﹐看定形勢才出手。以密手入貨代替往常的大手入貨。
由於物價飛升﹐有消費者則抱怨﹐外出用餐時﹐食物分量都較以往明顯縮小﹐例如飲茶時的點心腸粉由6吋縮短至4吋﹔港式奶茶由全滿變成半滿﹔火腿通粉變成煙肉通粉。有消費者甚至落單時﹐點了原料價更高的鼓椒石斑炒河﹐但到正式上菜時﹐卻換成牛肉炒河﹐向侍應查詢時﹐對方支吾以對﹐指牛肉炒河更味美。
好運蔬菜批發商職員葉先生表示﹐最近蔬菜價飛升﹐以西芹為例﹐去年同期一箱的來價為20元﹐現在卻上升至80元。由於來貨價貴﹐超市及餐館亦減少入貨量﹐跌幅約五成。餐館則盡量以其他食品代替。
葉說﹕「現在我們亦要睇定(個市)來入貨﹐以前入貨時﹐可能大手買入100箱(蔬菜)﹐如今我們只先入10箱﹐賣完了才再入﹔否則﹐如果每箱(蔬菜)以來貨價40元買入﹐但到了下個星期跌價﹐我們豈非損失慘重﹖」
李湛蔬菜批發公司負責人表示﹐蔬菜來價貴除因加元貶值外﹐亦與天氣有關。很多蔬果來自美國加州﹐當地天氣在過去兩周特別多雨﹐影響農作物生長﹐當供應短缺﹐需求增加時﹐當然帶動批發價。
他表示﹐幾乎所有農作物的價格都受加元匯價及天氣影響﹐無一幸免﹐至於維持多久則很難預測。
巧婦難為無米炊。有在加拿大居住近40年的家庭主婦表示﹐過去亦曾遇過加元跌穿70仙的情況﹐卻從未看見物價飛漲得如此厲害。她說﹐兩次到超市買菜﹐逛完一圈又圈﹐最終因很多貨品價格太貴而作罷。
馮女士說﹕「以蔥為例﹐過去0.99元三紮﹐如今卻要1.59元一紮﹐且分量縮小了。」
她表示﹐面對物價飛漲﹐儘管自己可負擔得起﹐但心有不甘﹐寧願降低自己生活質素﹐亦「不肯就範」。
翻查過去6個月一間華人超市的每周特價廣告﹐比較肉類及蔬菜的價格,以雞胸肉為例﹐去年8月21日﹐每磅原價為3.99元﹐上升至去年11月的4.59元。油菜苗則由去年8月21日﹐超市特價每磅98仙﹐上升至去年11月特價1.28元﹐到了去年12月每磅1.58元,﹐到現在的超過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