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中化﹕坤哥熱潮——傳統功名觀投射?

[2016.01.15] 發表

【明報專訊】在網上一直頗受爭議的「坤哥」吳業坤奪得數個音樂獎項,引來一陣熱話,大眾由以前調侃他「扮棋」,變成現在欣賞他熬出一片天。但無論是褒還是貶,這些反應都很能體現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正如張敬軒在頒獎典禮上大讚坤哥的毅力,大眾欣賞他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相比一些早已聲名鵲起的「巨聲幫」,出身草根的他經過數年等待與把握機會,方能在「本業」歌手的道路上前進,正如古典小說中的寒士中舉,是大眾鍾情的典型勵志故事。

努力終獲獎 典型勵志故事

但這也是矛盾所在﹕此前不少人把他的拍劇主持表現視如敝屣,更常拿他扮棋的經歷來調侃,為何前後差異明顯?當然最顯而易見的是,因為他奪得數個獎項,令大眾重新肯定他的歌手身分,正好呼應傳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功名觀﹕獲得社會榮譽,才能獲得廣泛認同。

只不過令人以前常嘲笑他的,亦在於另一種傳統想法:韜光養晦。譬如擁有金句「點解鵅H」的歌手吳若希,或早年以作家之姿闖入演藝圈的王貽興,都因幕前演出鋒芒過露而廣受爭議。這源於傳統崇尚律己,如孔子謂「訥於言而敏於行」,重實務而少誇飾,在工作上需默默耕耘而不求虛名,否則財富地位「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循正道獲得,寧願不要),因而積極於浮誇或「本業」以外的工作,都易被看輕為「不務正業」,甚至旁門左道的「博出位」。正是這種「正道」意識影響,港人對單純尋夢的「音樂人」總賦予光環,對「藝人」則常一笑置之。

難以謀生 歌手無奈變藝人

現實卻是,音樂人在香港常常朝不保夕,很多歌手才無奈轉型成藝人,這與傳統的職業階級有關。在「唯有讀書高」的古代,由科舉入仕的士人最受尊崇,藝人是低下職業,除了兼唱兼演的戲曲外,戲班為謀生計,往往還有戲法、雜耍等表演,江湖藝人更集多種技藝於一身。現今主流想法也與此呼應:透過讀好書晉身專業階層才是王道,音樂、戲劇等只是「玩物喪志」、掙不到錢的邊緣行業,故而東方的歌手藝人們才會紛紛「全能」地唱歌、拍戲、上綜藝節目——若非如此,便無法謀生與競爭,遑論追逐夢想。也正因如此,不妥協於世的音樂人路途更艱難,亦更受敬重。

這樣看來,中國人對公眾人物仍愛訴諸完美人格,才愛嘲弄調侃藝人的種種。只是在消費社會下重視個性張揚的現刻,社會似乎已陷入「寬己嚴人」的危機之中。

■文化解碼

先難而後獲

對於勞力與結果的關係,我們最常聽到的諺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過古代君子追求的是更高的標準。《論語》記載,弟子樊遲問何謂仁、何謂崇德時,孔子答他「仁者先難而後獲」,「先事後得,非崇德與?」,仁德之人要先勞苦而後才有收穫,背後意思是重視自我鍛煉而不計較所得。故在傳統印象中,技藝、修為必然在勞苦窘迫下方能有長足進步,如文學上便有「詩窮而後工」的說法,簞食瓢飲的顏淵亦被士人視為榜樣。在這樣的道德文化下,重視曝光率的「藝人」自然不太受到尊崇。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宗月大師〉老舍
【明報專訊】[1] 在我小的時候,我因家貧而身體很弱。我九歲才入學。因家貧體弱,母親有時候想教我去上學,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學費,... 詳情
閱讀篇章﹕實戰篇
【明報專訊】1. 文中四次提及劉大叔洪亮的聲音,對於刻劃其形象有什麼作用?試舉例說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 詳情
文言範文﹕〈山居秋暝〉內容分析
【明報專訊】〈山居秋暝〉屬於五言律詩,「山居」就是指作者在山中居住,「秋」點明了季節,至於「暝」即指日落幽暗之時(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詳情
5**寫作﹕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
【明報專訊】因為人類夢想如天空飛鳥般翱翔天際,於是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因為人們渴想衝出廣闊的宇宙,在太空漫遊,於是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嶼P。... 詳情
綜合能力﹕睡眠不足
【明報專訊】◆寫一寫 香江中學學生報正徵稿,試以學生會會長吳願芬身分投稿,寫一篇專題文章,論述學生晚睡的兩個成因,並提出兩項建議予同學...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