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的「黐線論」餘波未了,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批評她把醫患關係醜化,並即向精神科醫生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精神科醫生受病人經歷所啟發及感鼓舞,醫患關係十分緊密,藉此反駁蔣的言論,希望消除公眾對精神病患的歧視。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在本月19日至21日以電子問卷,訪問339名在職及正接受培訓的精神科醫生,結果82%表示時常或經常受到病人的經歷所啟發、感鼓舞。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H助理教授陳F燁遇過情緒兩極症的患者因病輟學,病情一度反覆,但經過5年治療,陳喜見病人找到喜愛的工作,成為長者護理員,「現今好少年輕人願意做別人眼中的苦差,很高興他找到自己的目標」。 副院長批蔣將醫患關係「極度醜化」 蔣麗芸上周三批評議員拉布,稱「精神病醫生聽精神病病人講得太多,自己都黐線埋」,該院副院長陳國齡冀以調查力證醫患關係良好,批評蔣把醫生與病者的友好關係「極度醜化」。 調查亦發現近七成半受訪醫生,經常或時常為精神病患者在媒體上負面形象而感沮喪。面對患者擔心僱主看法,有六成醫生在簽發病假證明時感沮喪及困難。 精神康復者李巧梅15年前因工作壓力患上抑鬱,曾接受精神輔導,自此失去工作信心。2007年因婚姻出問題,李再病發,她擔心再被標籤成精神病人,遲遲不願求醫。2009年李曾一度自殺,幸獲朋友說服求醫,「她令我覺得我不是有精神病,而是純粹失眠,需要找醫生取安眠藥」,醫生確定李除抑鬱外,還有驚恐症,經多年治療後,今年9月重投工作。她對蔣麗芸的言論表示諒解,估計蔣不理解精神病的真實情G,同時認為次事件締造另類機會,讓社會重新關注精神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