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年91歲的陳球婆婆,13歲喪母後幸得鄰居和親戚照顧,與三弟妹得以成長。陳球婆婆一直不忘鄰舍親友之情,30多年前由內地來港後,便不時為獨居老人煲湯、協助覆診,又加入社區中心成為義工,探訪女童院和老人院、向小學生講歷史、擔任社區親善大使,涉獵的服務種類多不勝數。「周身刀」的陳婆婆昨獲社會福利署頒發長期服務獎,笑言會繼續做義工直至終老。 昨日為「國際義工日」,社署向127名義工頒發長期服務獎,其中有得獎者具50年以上的義工經驗。 兒時喪母得鄰居照顧 立志幫人 獲獎的陳婆婆取得20年以上長期服務獎。陳婆婆在57歲時隨丈夫來港,即開始照顧屋h內的獨居老人,她回想,小時候「媽媽過世,全靠鄰居和親戚幫忙,又煮飯給我們吃,當時我告訴自己,將來一定要幫人」。眼見屋h內獨居老人孤苦無依,她不時帶老人去覆診,又煲老火湯給他們,「如果老人患風濕痛,我就會用牛大力和豬骨煲湯」,至今她仍為其他長者煲「愛心老火湯」。 探訪女童院 見女生「學好」感欣慰 雖年屆九旬,陳婆婆語速快、精神好,而且十分活潑,是社區中心的活躍成員,幾乎所有類型的義工活動都參加過。她回想,一次探訪女童院時與16歲的女生結緣,對方與母親關係惡劣而經常出夜街,誤交損友犯事而被判入女童院。陳婆婆當年每個月探訪女童一至兩次,每次都勸她要「學好」,女童獲釋找到工作,便寄信到中心想邀請一群曾探訪她的長者飲茶。陳婆婆雖無赴約,但回信女童「很高興見你學好了」,希望她繼續努力。 陳婆婆又自創打油詩,鼓勵他人做義工,如「退休做義工,助人好輕鬆,笑到眼矇矇!」她說,數年前過身的丈夫多年來都支持她做義工,「他中風後在H上仍鼓勵我:『行得走得就去做啦!』」自己亦透過參加服務,豐富了人生閱歷和涵養。 由社署舉辦的「義工運動」至今有逾125萬登記義工,在2014年共參與了2240萬小時的義工服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