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台灣金馬獎剛公布得獎名單。在華語電影節中,金馬獎是有公信力的。台灣電影《刺客聶隱娘》大熱勝出;在此以外,其實還有其他得獎電影值得我們注意。大陸導演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同時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殊不簡單,證明此電影一方面吸引大眾,另一方面能夠在專業評審的細選中脫穎而出,雅俗共賞。賈樟柯擅於拍攝紀錄片,與香港攝影師合作多年,他的電影一直被視為當代道德紛亂的中國社會的良心。《山河故人》也不例外,時空亦延伸到未來,預示這一代人的命運。
電影的結構工整,分為三節:1999、2014和未來的2025。第一節,在中國山西城市,二十多歲的濤兒同時被兩個男子愛上,一個是煤礦工人梁子,另一個是煤礦老闆張晉生——當地的暴發戶。濤兒兩個都喜歡,不知如何是好,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張晉生。看上去是理所當然的,梁子憤然離去。第二節,濤兒和張晉生已經離婚。梁子因長期在煤礦工作,得了癌症,帶茤d兒回到故鄉,等待生命最後一刻的停擺。闊別多年的濤兒借錢給他治病,病H前二人相望唏噓。另一方面,前夫張晉生在上海再婚,準備帶濤兒的兒子Dollar移民澳洲。第三節,Dollar長大成人,與父親格格不入,他不講中文,只記得母親的名字叫:Tao,波浪的意思。Dollar後戀上比他年紀大、從香港來的中文老師 Mia。
走入孤獨的困境
表面上,《山河故人》是一個關於愛情、友情和親情的故事。女主角選擇了有錢的張晉生,但晚年還是孤獨過活。孤獨是電影的主題,尤其是到了第三節,所有人物都是在孤獨的狀態下生活。是什麼讓他們走進這個困境?表面上是婚姻的選擇,事實上是人與社會的關係。那時候採煤礦是很危險的工作,而且不一定合法。《山河故人》有很多爆炸的場面,在大遠景鏡頭下,觀眾看到人對大自然的破壞,也可以是比喻當代中國社會在快速前進下對人性的破壞。
扣連香港 反思中國
《山河故人》與香港有種種的關連。第一個時段是1999年,香港已經回歸,電影中提到澳門也快回歸了。濤兒很喜歡葉倩文的《珍重》,雖然她不懂粵語,但歌曲最後成為她懷念過去的旋律,更連起了她和兒子的關係。第二個時段是2014, 這是主角開始面對危機與變化的年份,不知道是否我想多了,這一年不就是雨傘運動嗎?不就是眾多問題撲面而來的年份嗎?
《山河故人》最後一節是內地移民和香港移民在澳洲同是天涯淪落人,Dollar和Mia希望買機票回「家」(大陸和香港),但最後還是沒有買下來。電影彷彿告訴我們,我們還是要面對當下。《山河故人》是一齣有層次的好電影,帶我們反思當代中國社會的問題,值得細看。
“ 不肯不可不忍不捨
失去你 盼望世事總可有轉機
牽手握手分手揮手
講再見 縱再兩地一生也等你 ”
——葉倩文《珍重》
圖:資料圖片
文: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學科研究中心協理主任 黃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