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綜合能力﹕親子關係
答題指引
作戰攻略﹕讓港隊精神進入小組討論
穿州過省﹕黑龍江 冰雪之城
每周一笑﹕三更半夜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5**寫作﹕〈從淺閱讀到深閱讀〉

【明報專訊】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讀書日這天,網上展開了關於「淺閱讀」的討論。

甲:什麼是淺閱讀?

乙:就是追求簡單輕鬆、實用有趣的閱讀嘛,淺閱讀很時髦的。

丙:如今是讀圖時代,人們喜歡視覺上的衝擊和享受。

丁:淺閱讀就像吃快餐,好吃沒營養,積累不了什麼知識。

乙: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這麼快,大家壓力這麼大,我想深閱讀,慢慢品味,行嗎?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喜好,淺閱讀流行,閱讀就更個性化和多樣化了,挺好。

丁:我很懷念過去的日子——斜倚在書店的一角,默默地讀書,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淺閱讀中,我們是不是失去了什麼?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你上一次靜下來好好讀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你最近試過認真閱讀一篇文章嗎?如果你抓破頭皮、絞盡腦汁,腦袋仍然空白一片,不需驚惶——在今天淺閱讀流行的時代,追求簡單輕鬆、實用有趣的閱讀已成為社會主流,你只是淺閱讀大軍的其中一員。而那些崇尚深閱讀的人,已恍如瀕臨絕種的生物。要問的是,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出現?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淺閱讀意味蚑g幅短小、簡單有趣、帶來視覺衝擊與享受的閱讀。從網絡上氾濫的「懶人包」、點列式文章、以圖片包裝的新聞報道、篇幅短小的微博和面書近G,便可知淺閱讀的普及。

淺閱讀與資訊科技發展不無關係。隨虒穈T科技的發達,信息傳遞能跨越時空限制,形成強大的資料庫。只要一「谷歌」,我們便能連繫世界各地上億個網站,獲取資訊。資訊氾濫,人們自然會篩選出最能吸引眼球、短小而突出的閱讀材料,並渴求巨大的信息量。

同時,現代社會講求效率與實用性,淺閱讀就是必然的產物。人們要追趕急速的生活節奏,自然無暇投放大量時間閱讀;加上競爭激烈令人精神緊張,人們不願在工作以外進行深閱讀所要求的嚴肅思考;一切講求實用,也抹殺了純粹追求美學、文學趣味的閱讀。

的確,淺閱讀如快餐一樣,令人短暫感到飽足,以及享受一時的快感。然而,我們不久便會發現,所謂的飽足感轉瞬即逝,而所謂味蕾刺激也難以令人再三回味。

淺閱讀無法令人累積知識,也無助人們對事物的深入思考。各樣文字文章於手機熒幕一掃便過,前一秒剛看完「廿一件會讓你懷念大學室友的事」,下一秒就看「六個一生人必去的國家」,面書上有朋友近G,間或有蘋果動、100毛的資訊,看完以後,笑一下,按個讚,再繼續尋找新的「讀物」。可是,匆匆一瞥,根本難以於腦海留下什麼,遑論儲藏知識。

即使涉及社會時事與政治,一樣也充斥淺閱讀風氣。以「懶人包」為例,它雖然能讓人們快速理解某社會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各方立場與意見,但因為它只抽取某數個重點加以論述,以致往往有以偏概全或曲解的成分,台灣的反服貿懶人包便曾被批評選擇性放大服貿條例的一部分,令人難以得知全面的畫面。又如媒體擅長製作精美圖片以包裝新聞時事(如蘋果日報和昔日的主場新聞 ),但這些圖片只提供片面的資訊,如某一政治人物的一兩句「警句」。它們雖然能帶來一時的官能刺激,卻無助全面理解某一議題,並進行客觀而深入的思考。

淺閱讀令我們得到即時快樂,卻失去深閱讀帶來的長久幸福。我們可以反覆咀嚼從《紅樓夢》到《小王子》的各部經典文學作品,因為文本的複雜性令我們每次閱讀都有新發現。但閱讀網絡作家如鄺俊宇或middle的文章時,雖然獲得強烈共鳴,卻沒有衝動一看再看,因為相似的內容陸續有來。

淺閱讀追求密集的信息量、廣闊的視野,但不斷拓展廣度時,卻無可避免地犧牲了深度——知識的深度、思考的深度與情感的深度。在人人高舉淺閱讀的時代,或許我們可以退後一步,回歸根本,往下發掘,實行深閱讀——抽一段時間,全情投入、慢慢細味、與一本書建立關係。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重拾生活應有的深度,享受一頓屬於閱讀的豐富饗宴。

◆奪星心得

淺閱讀與深閱讀這個題材雖然生活化,但需要對生活有敏銳的觀察及獨到的見解才能寫得好。寫這類說明╱議論文不一定使用嚴肅的筆調,輕鬆談個人看法也可。使用問題作引入能令文章更有趣,並同時道明主旨。同時也可用比喻(例如快餐)令生活化的題材顯得較為新鮮,而且形象化地帶出所表達的主題。

圖:資料圖片

文:黃蕊獻 - 第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中文、中國文學、中史考獲5**成績,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二年級,熱愛閱讀、寫作,深信真誠乃寫作之本。

 
 
今日相關新聞
5**寫作﹕〈從淺閱讀到深閱讀〉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