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與文字打交道的,不止吳順忠一人,從事出版社編輯多年的李小媚,也經常與字為伴。她高中希望入讀大學的中文系,「但我中文成績不夠好,(應該)進不了中文系,我又想當記者,於是跑去念社會科學(東亞研究)」。畢業後她思前想後,覺得記者工作與性格不符,不過對文字工作感興趣,最後選擇到出版社做編輯。 從助理編輯做起,李小媚的編輯之路,一走便是10多年,「初入行聽過前輩說,不要把編輯工作想得太浪漫,不止是看書……我的長輩、親戚覺得(編輯工作)好簡單,只是天天看書而已」。這是美麗的誤會,李小媚舉例,長篇小說動輒8萬至10萬字,即使散文也約5萬字,在有限的時間內出版,其實非常累人。但她認為,看字是編輯工作中最輕鬆的部分,「編輯不是『改文人』,而是要用最好的方法呈現內容。編輯是書本的第一個讀者,最主要的責任,就是跟作者談談不明白的地方,我看不明白,讀者也不會明白」。 舊時作者重文筆 現在要圖文並茂 李小媚說,昔日編輯會憑「字」物色作者,如報章專欄就是發掘有潛質作者的地方,「如讀報見到某個作者(的文筆)不錯,我們會寫信或致電報館查詢作者的聯絡方法」。報章對專欄作者的文筆有一定要求,專欄作家的文字水平理應較高。雖然坊間常說現今的人不愛看字,但李小媚深信,「『字』的定義太廣泛,我覺得只是載體不同了,字仍然會看。當然,現在人們看字時更需要配合圖片」。讀書看字依然有其意義,「我覺得(書本)始終跟資訊或消息不同」。 不過,讀者的要求或閱讀習慣始終會變,出版社也要順應市場需要,如現時blogger撰文有趣、能吸引大眾注意,也有機會躋身「作者」之列。「但大部分blogger寫東西都是單句,除非出版社當出網絡書,保留廣東口語,那編輯的工夫就不多。若出版社比較傳統,改用書面語的話,那(編輯)就會『執死』了。」李小媚笑說。 編輯非「改文人」 更看重推廣閱讀 李小媚說,編輯不等於「活字典」,反而要有市場觸覺,留意社會上正發生什麼事,能夠預測未來將會流行哪種書籍、哪些作者,「最重要是推廣,令多些人愛上閱讀」。編書時要多思考吸引讀者閱讀的「配套」,如她早年替資深註冊社工兼心理勵志作家蔣慧瑜編書,除結集報章專欄,也按各篇文章主題加上二維碼,讀者用手機一掃,就可看到相關短片或報道,令書本「增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