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位於中西區的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今年成立100周年,其歷史映照香江百載歲月。1920年該校辦義學,由高年級學生及校友義教沒機會上學的兒童;日軍侵華後學生營養不良,學校卻也因戰爭由女校變成全港首間男女校。現任校長陳黃麗娟稱,校慶以「百年傳承,匯賢鼎新」為主題,期望秉承優良傳統,也開創新局面。 首間規定穿校服 曠課減少 現為直資學校的聖保羅男女中學前身為聖保羅女書院,於1915年3月由聖公會聖保羅堂創立,是私立中學,只招收女生,並於1918年創香港先河規定學生要穿校服,校方指此舉增加了學生的歸屬感,也令學生減少曠課。當時街上仍有大批沒錢讀書的清貧小孩,該校遂於1920年成立「聖保羅女義學」,由學生及校友執教,開ㄧq學傳統。 較具規模的,要說到戰後成立的「聖保羅兒童群益會義學」,由該校中學生在課後為失學小孩授課。翻開1949年的《聖保羅校刊》,當年接受義教的小孩,上課前要先用毛巾和肥皂清潔頭髮、臉及四肢,孩子上學前大多「品質甚劣」,經教導後「態度、待人接物等學習漸上軌道」。義學由周一至周五,下午4時半至6時營辦,涵蓋「國文、常識、算術、習字、抄書、音樂、遊戲、圖畫及作文等」,該年學生程度介乎幼稚園至小三。 義學至1970年代港府推行免費教育時停辦,但校方稱至今仍重視社區服務,如學生會到內地義教。 男校被炸校長重病 決定合併 根據首任校長胡素貞的回憶錄及其撰寫的校刊,抗戰時另一學校聖保羅男書院被炸毀,男生獲准到聖保羅女書院上課,香港重光後男校校長因在集中營染重病不能回港,決定將男女校合併,女書院在1945年10月正式復課時,變成了全港首間男女同校的中學。翌年校刊記載,時任港督楊慕琦為該校致辭時稱,相信試驗計劃可令守舊的意見漸減;男女同校試驗4年後,胡素貞亦在校刊表示獲不少稱許和感謝,她日漸明暸兩性互助能形成有朝氣而健全的校風,兄弟姊妹同校亦便利父母。 據胡素貞的文字紀錄,當年共產黨執政令很多大陸人南逃,校方因而吸納優秀教師;該校亦甚受歡迎,每年向隅的學生不下千餘人。校方今年將在會展延開300席及舉辦大型音樂會慶祝100周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