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定型即對某人、事或物有預設想法,又稱「刻板印象」。定型由社會文化日積月累形成,也往往來自我們對某人或事沒足夠、客觀的了解便將之標籤,歸納分類。定型一旦形成,要打破並非易事。除常見的性別定型外,定型也可見於性傾向、地區、種族/民族、年齡、政治和身分角色等方面。定型為個人發展定下框框,有別於框框內的行為可能會被視為異常,甚至遭受歧視。
■個人成長×今日香港
性別定型與傳媒影響
我們透過社教化(socialisation)了解個人在社會上被賦予的不同角色,並藉家庭、學校、朋輩和傳媒等媒介學習因應角色作出恰當言行,融入社會。研究指出,傳媒所塑造的性別形象,加劇性別定型。
婦女基金會在平機會贊助下做研究,2015年5月發表報告,結果顯示性別定型在香港非常普遍,而傳媒的報道加劇了兩性定型觀念;又指傳媒宣揚理想身體意象、觀感等(如瘦即美),令部分女性對自己體型不滿,自我價值低落,患進食失調風險較高。
平機會政策及研究主管朱崇文稱會與教育局商討,制訂教材讓學校灌輸正確性別觀念,讓學生了解傳媒塑造的女性形象或有偏頗,並希望傳媒對有關題目有自我檢視機制。
■個人成長×今日香港
性別定型與性別分工
性別分工(gender division of labour)是性別定型的產物。社會文化對男女的性格和能力有種種假定,誤導我們相信某些性別較適合某些工作。這些分工背後假設的性別定型,由主流教育生產和確認,成為慣性的假想,限制個人在生活各方面的選擇、個性及潛能發展。
女性善聆聽、善溝通等被視為優勢,但不少人認為女性感情用事,處事不及男性果斷,這些定型成為阻礙女性從政或在職場更上一層樓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
自小愛玩模型、不愛Barbie公仔的女生黃靜,2012年於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及管理系畢業後加入貨櫃碼頭任見習生,2014年中成為全港首名持牌女吊機手。她稱訓練中可見吊機手無分男女,反而女性細心的特質更有助操作,不比男性遜色。(圖)
■個人成長×全球化
性傾向定型
傳統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定型,普遍只接受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性小眾往往缺乏社會認同,遭受歧視。
新聞個案:自幼已清楚個人性向的男生林同學,高中時眼見身邊「同志」被欺凌,升讀副學士後雖與男同學相戀,但礙於社會環境,未有「出櫃」的勇氣。直至升讀大學及前往英國交流,於歐洲遊歷,見到西方社會對同性戀包容,驚覺「原來同志可於公眾場合親吻」。他出櫃後,縱使較相熟的同學能接受,但一些不太熟的大學同學對他抗拒,甚至見面不打招呼。
年齡定型
在職場上,社會常將年齡群組角色定型,例如中老年人往往被標籤為工作效率較低,導致僱主在沒切實評估其工作能力的情G下,較年輕者少機會獲聘或晉升。
種族、族群定型
有評論指出,族群定型在美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黑人常被視為暴力和不潔、拉丁裔則被視為英語欠佳,而往往這些想法都是以偏概全。族群定型的一大危險是容易強化仇恨和攻擊性,或衍生種族歧視等弊端。
相關新聞:小學教材 菲人做家傭
香港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小三常識科作業,將各種族與職業配對,日本人做老闆,菲律賓人則做家傭,遭批評涉輕視個別種族人士。平機會稱不同人均可擔任不同工種,教材不應有種族定型(racial stereotypes),反而應藉教育消除定型觀念。
■個人成長×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性別定型與性別角色
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s)即對男女兩性的既定看法,認為男性或女性的特質和行為要符合性別角色(gender role)的要求。例如男性要剛強、理性,玩玩具汽車和選讀理科;女性要溫柔、細心,玩「煮飯仔」和讀文學等。性別角色指被社會視為符合性別的行為模式、權利和義務等,尤其見於社會分工。
性別定型是社會文化對性別的標準化期望及規範,在社會及家庭角色方面,正正是中國傳統觀念所謂的「男主外,女主內」──男性要負責工作養家,女性負責做家務及照顧孩子。今日社會漸趨多元,性別角色定型日漸改變,但「家庭主夫」仍非主流。
香港女性勞動人口較低
婦女基金會2015年5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社會期望婦女持家有道、能照顧家人方為成功典範;在香港大部分傳媒節目及廣告中,男性均擔當權威角色,專業分工以性別劃分(如秘書和護士以女性形象出現)的情G顯而易見,比例高於其他已發展地區。基金會認為這或解釋為何香港女性勞動人口僅為54%,較英國、美國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