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大比數否決歐盟等債權人方案,投反對票的希臘人並非全都相信這可改善處境,卻認為受夠了,是時候反抗。有分析認為這跟希臘「說不」傳統有關。 希臘一直對該國屢屢對抗強大外敵的歷史引以為榮。每年10月28日的「不日」(Oxi day)正好體現這種精神。「不日」是紀念希臘領袖梅塔克薩斯(Ioannis Metaxas)1940年向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說不。墨索里尼當年10月28日派特使要求希臘讓意軍取道希臘,梅塔克薩斯據說向特使說﹕「不。」 公投屢挫歐盟 突顯歐洲人猜疑 希臘政治分析網站主編馬斯科齊斯(Nick Malkoutzis)向《紐約時報》稱,公投否決雖然是希臘對過去5年緊縮的反彈,但「毋懼對抗強者」的精神一直深印希臘人的心靈。他稱,這種頑抗精神貫穿希臘歷史,曾取得勝利,例如1821年反抗奧斯曼帝國的獨立戰爭。1940年向意大利說「不」後,希臘也擊退進犯的意軍,但最終被納粹德國攻陷。 希臘人自幼便被祖先頑抗外敵的故事耳濡目染。雅典大學歷史學家維列米斯( Thanos Veremis)解釋,希臘人愛聽這些故事,因為希臘是個多次被外國統治的小國,在許多民眾眼中,歐盟正是最新外敵。此外,示威在現代希臘宛如一種文化,1967年至1974年反對軍政府的學生民主運動深深埋在一代人的記憶中。現任總理齊普拉斯在1990年代也是學運領袖。 對歐盟來說,今次並非首次因成員國公投受挫。丹麥1992年公投否決馬城條約;愛爾蘭2001年公投否決尼斯條約、2007年否決里斯本條約;法國及荷蘭也在2005年否決歐洲憲法。比利時根特大學專研歐洲事務學者福斯(Hendrik Vos)稱,這些公投結果,包括希臘公投,反映歐洲百姓對歐盟猜疑根深柢固。他指出:「歐洲政治便是尋求妥協」,歐盟過去面對反歐公投時都作讓步以維持團結和諧。與過往不同的是,希臘這次公投扯上它在歐元區以至歐盟的去留,令歐盟左右兩難。英國正計劃對歐盟會籍舉行公投,若希臘贏得重大讓步,英國也會想得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