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首腦的著作版權如何界定惹來爭議,其中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的版權現由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擁有,但將於今年底失效。外界關注政府一旦失去出版控制權,恐難以監察《我的奮鬥》內容傳播,或被用於宣揚極端思想。 《我的奮鬥》為希特勒1923年發動啤酒館政變推翻威瑪共和國失敗、因叛國罪陷獄時撰寫,1925年出版,內容詳述其種族主義與反猶觀點。希特勒掌權後,該書成為納粹主要文本,印行逾1200萬冊。到二戰結束,希特勒所有資產,包括《我的奮鬥》版權均被其生前最後登記地址所在的巴伐利亞州沒收。州政府一直禁止該書在德國出版,不過根據法例,其版權將於作者希特勒逝世後70年,亦即今年12月失效,觸發是否應讓該書自由出版的爭議。 有學者認為讓年輕一代公開接觸希特勒的言論,有助防止納粹重臨。納粹研究權威慕尼黑當代研究所計劃明年推出新版《我的奮鬥》,對原文配以評論及大量註釋,指出希特勒言論的扭曲不實之處,並分析戰前德國民主受挫及納粹在德國扎根的成因,盼成為重要的歷史與教育工具。 這令全書由原本的700頁增至2000頁,但猶太社群擔心,歐洲等地反猶排外主義重新升溫之際,《我的奮鬥》重新出版恐造成安全風險。 事實上,《我的奮鬥》在德國以外持續出版多年,不乏捧場客。部分民族主義傾向的印度政客甚至抽離歷史背景,將其看作非常重要的「自我成長參考書籍」。 巴伐利亞教育及文化部發言人指出,《我的奮鬥》造成數以百萬計無辜者被殺受害,多個地區飽歷戰火,閱讀時應牢記這段歷史,並輔以適當評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