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導盲犬是視障人士的「路燈」,本港的導盲犬一直由海外引入,牠們來港後要重新適應環境且數目有限。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今年2月安排兩隻由台灣來港的拉布拉多導盲犬配種,上月底誕下首批、合共4隻港產導盲犬女,目前由兼任中心訓練學員的寄養家庭照顧,約6星期後將送往其他寄養家庭,接受訓練和評估,預料2017年可投入服務。中心冀導盲犬可「本地化」,服務更多有需要者。 4隻港產導盲犬的父母是台灣來港的拉布拉多導盲犬Billy和YoYo,上月21日在YoYo的寄養家庭出生,出生後即以身上的顏色絲帶辨認,暫稱「小紅」、「小黃」、「小藍」及「小紫」。 推算30犬應對1700視障者 中心主席張偉民表示,本港至去年有17萬視障者,按國際導盲犬聯盟推算,約1%視障者希望獲得導盲犬,推算本港有1700人需要導盲犬,但本港導盲犬不足30隻,未能滿足需求。 中心導盲犬訓練學員、目前負責照顧4隻小狗的李苑甄(Edith)補充,本港一直依賴外地贈送導盲犬,數量有限,加上外國與本港生活環境不同,導盲犬來港後需重新適應,故在本地孕育導盲犬有助發展。 本地犬可免重新訓練適應 李稱,YoYo現已絕育,經再訓練後會重投導盲犬崗任,4小狗約6周後會送往其他寄養家庭受訓,先學習家規及守紀律,至約1歲時接受身體檢查及性格評估,性格、情緒等方面通過測試且獲高分的,會安排繁殖下一代,之後再培訓成導盲犬。其他通過測試的小狗,則會被安排絕育,接受9個月至1年訓練,包括避燈柱等障礙物,及尋找目標的訓練,最後找合適視障者一起訓練,料2017年可投入服務。 李表示,4小狗各有性格,大家姐小紅及三家姐「愛逃走」,經常跳出用作休息的箱,二家姐小黃則「最黏人」,最年幼的「小紫」則最安定,為家中帶來不少歡樂。 中心稱,培訓一隻導盲犬約需逾20萬元,如市民捐款5萬元或以上支持導盲犬服務,即可替小狗改名,名字要以H開首,寓意植根香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