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平均每年接獲130宗20歲或以下的青少年自殺求助個案,當中10歲以下個案則有5宗。曾有7歲女童因父母管教嚴苛,多次幻想在父母面前用刀捅死自己,以求令父母內疚作報復。有社工表示,家長不可只管不教及處處批評,長遠會令子女認為自己無價值,嚴重的會有自殺傾向。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說,曾接獲一名15歲少年尋死個案,該少年羽毛球比賽落敗,隨後挑戰弟弟再被擊敗,回家後大發脾氣,被母薄責後躲進廁所飲清潔劑尋死送院。何說,其後發現少年受家庭過分保護,例如父親知道他「唔輸得」,下棋時故意讓賽。何稱,時下家長較常為子女鋪路,令他們成長過程很暢順,遇挫折時或不懂得面對而選擇尋死,他提醒家長應讓子女在失敗中成長。 社工﹕過度鋪路 孩子「唔輸得」 該中心去年接獲約1400宗求助個案,當中約9%來自20歲或以下,過去3年數字變化不大。何說,青少年最常見的自殺觸發點是精神健康問題,部分亦與家庭因素有關,但通常不是源於單一事件,而是多個問題累積,再因一個問題引爆。 何憶述,曾有7歲女童在學校比賽中獲獎,但被指違規褫奪資格,女童當刻情緒失控,認定老師針對她,揚言「我死畀你睇」。其後學校社工發現女童曾多次幻想在父母面前用刀捅死自己及跳樓,希望藉此令父母難過。原來其父母管教非常嚴苛,從不讚賞女兒,當女兒做得不好時則會「罰得好犀利」,這亦解釋了為何女童獲獎資格被取消後會要脅自殺,「佢一直好想有人讚佢或肯定,一下子由天堂跌落地獄,接受唔到」。 專家﹕家長應既管且教 多擁抱子女 何建議父母不可只說「什麼什麼不可做」及只批評子女做錯什麼,否則會令子女自覺沒價值,嚴重的會自殺;家長應既管且教,解釋對子女提出要求背後的原因。 青協「uTouch網上外展輔導服務計劃」主任吳錦娟說,曾有中五女生因父母長時間工作,雙方鮮有交流,覺得家人不痛惜她,故常幻想能藉自殺令家人關心自己。另亦有中二女生因家人重男輕女,偏心弟弟,覺得父母不惜自己而?手自殘,更出現自殺傾向。吳提醒家長多擁抱子女及表達關心。 明報記者 鄭宏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