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香港特區政府中策組高級政策顧問兼「信報」前總編輯練乙錚﹐昨日在港加聯舉行的「香港後雨傘運動之抗爭新世代」公開論壇上預測﹐香港於上世紀80?90年代社會出現的進步將會消失。香港政局在未來數十年將愈來愈激進﹐「一國兩制」將逐漸由「中港融合」所取代﹐特區政府將推出更多政策配合「中港融合」。
他又表示:「對於香港未來要爭取百分百分民主選舉﹐感到悲觀」﹐並指香港未來社會運動的方向﹐不再是爭取普選﹐而是「保護可以保存的價值」。
練乙錚稱﹐在雨傘運動中﹐警察向市民投擲催淚彈﹐令社會出現裂痕﹐難以癒合﹐「將香港政局打入死胡同」。如今雨傘運動雖然因清場而暫告一段落﹐但很多參與運動的人根本未死心﹐從而展開抗爭新世代。
他解釋﹐對香港未來爭取百分百分民主選舉﹐感到悲觀﹐是因為在中共強權下﹐根本不會給予港人真正選擇。如政改諮詢中﹐一些溫和建制派提出的方案亦不被接納﹐便可見一斑。
他說﹕「爭取(普選)的高潮就在雨傘運動﹐但連80萬人上街﹐百萬人簽名﹐中央根本就不理你。」
練認為﹐將來的社會運動「不再是花費很多力氣去爭取普選」﹐而是「保衛一些仍可以保存的價值」﹐如拒絕洗腦教育?保護大學言論及研究自由等。
他指﹐雨傘運動後﹐香港正出現一些變化﹐包括一些體制如法治基礎?高等教育及政府正不斷受到侵蝕。
如高等教育目前便面臨好大危機。政府通過委任﹐安插人員擔任校務委員會成員或主席﹐干預校內事務﹐逐漸將一些過去敢言?以及做一些題材敏感的學者清除。
另方面﹐特區政府不斷安插有特殊政治意識形態激進的人到諮詢機構?智囊團﹐以至政治前台﹔相反﹐過去殖民地時代﹐政府的吸納文化(即將市民政見吸納後變成政策再推出)﹐將一去不返。
練乙錚說﹐中共政府正逐步在香港引入管治澳門模式﹐除有特區政府擔任第一管治隊伍外﹐更逐漸扶植中聯辦成為第二管治隊伍﹐這情況自特首梁振英上台後﹐更加明顯。
練又指﹐特區政府很多高官現在只淪為中聯辦的應聲蟲﹐認同中英聯合聲明已在97年回歸後無效﹐便是一例。他認為﹐中央政府否認聯合聲明仍然有效﹐只承認基本法﹐原因是可藉此無視外國的聲音。
他相信﹐中央宣布中英聯合聲明無效前﹐已與英國取得共識﹐故至今英國未有任何回應。練認為﹐在香港民主問題上﹐不能太寄望外國的幫助﹐最終仍得靠港人本身努力。
他續稱﹐香港人一直希望香港可以「民主回歸」﹐只是回歸後﹐民主路一直遙遙無期﹐年輕一代自然不願接受。在雨傘運動期間﹐年青人表現團結﹐但隨着運動告一段落﹐彼此間亦出現分化﹐並按理念分成5個派系﹕自治派?城邦派?熱血派?社運左翼及獨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