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昨日發表第二階段報告,解釋未來基金投資策略。圖為小組成員﹕庫務署長蕭文達(左起)、畢馬威前合伙人王尹巧儀、中大教授廖柏偉、財庫局常秘謝曼怡(主席)、羅兵咸高級顧問王銳強及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劉焌陶攝)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行政途徑設未來基金 被批避立會
高永文倡公私協作縮腸鏡長龍
公院腸鏡等3年 私醫僅一周
美食車暫擬定點經營
菜心西洋菜樣本殘餘農藥超標八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未來基金倡一半博高回報
年撥兩三成政府盈餘 鎖死10年儲錢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委任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建議將約2200億元「土地基金」成立「未來基金」,並每年將政府綜合盈餘的25%至33%撥入基金。小組建議把一半基金投資在較高風險、由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長期增長組合」,爭取高於現時投資回報的長期投資,其餘用作購買股票或債券等;而除非經濟逆轉或政府儲備結餘跌至約6個月政府開支,否則基金不宜動用,至少「鎖死」10年儲錢。

庫房剩6個月開支才可動用

有學者質疑財政司成立「小金庫」的目的,是想避過立法會監管(見A8版)。港府則表示,財政司已同意成立未來基金,具體做法有待由金管局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商討。

另外,小組除了要求政府儲錢,亦建議政府增加民生收費,以增加收入。

報告提出出售騰空的高級公務員宿舍用地和單位,調整水務、隧道橋樑和污水處理收費等。小組報告認為「住戶的負擔能力不是水費合理上調的實際阻力」,指市民「厲行節約用水,便可減省所負擔的額外水費」。按目前水費補貼率,要收回成本,水費便要加約一倍,但小組並未就此作出具體建議。

建議加水費隧道費增庫房收入

小組沒有為未來基金設具體回報目標,只稱冀回報比2007年時政府與金管局協定的回報更高,而外匯基金過去10年的平均年回報率為3.7%。

目前外匯基金的投資模式,包括有市值1000億元的「長期增長組合」。小組建議將未來基金的一半投放到「長期增長組合」,即「組合」的市值將於未來幾年倍增至2000億元公帑。

未要求增外匯基金透明度

小組提出未來基金作較高風險投資,但據悉港府不打算加強監管或加強基金透明度措施,只要求按目前做法,由管理外匯基金的金管局管理,至少每年一次就基金投資策略與資產分佈諮詢財政司長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並繼續受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監察。

小組成員廖柏偉以透過投資經理投資為例,指若不知經理是否努力賺錢,「最安全和最穩陣」的做法,就是要求經理也「擺一份錢入去」。他說金管局也要管理自己的資產,把部分資金注入「長期增長組合」,相信金管局有誘因做好投資。目前「長期增長組合」年平均回報率為13.5%。

小組主席:用途難料 不想「限死」

至於外界關注基金10年後用途,小組主席謝曼怡昨重申,小組沒有水晶球,多年後基金究竟會用於教育、福利、醫療還是基建,難以預料,但小組提出的原則是照顧燃眉之急的同時,亦要兼顧較長遠需要,無法排除若多年後要發展經濟,便需要投放於基建,暫不想「限死」用途。

 
 
今日相關新聞
未來基金倡一半博高回報
「長增組合」回報 贏外國主權基金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