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關注時尚的人,肯定能感受到潮流的變化迅速:去年的流行,今年也許就變成了老土。不斷地追新,可是不小的負擔呢!
因此,大眾化的批量生產平價服裝店就正好迎合了我們的需求。由加拿大一些本地服飾設計師和製造商等組成的非營利機構「Fashion Takes Action」(fashiontakesaction.com)的創辦人Kelly Drenna(圓圖)說:「就像受快餐影響一樣,我們也是北美快消時尚的受害者。各種傳媒總是不斷宣傳隨着不同季節變換的潮流,讓我們感到有壓力要緊跟其後。
「但因為我們大多數都沒有足夠資金去購買高品質的潮流服裝來跟隨時尚,所以很多人就選擇到廉價且方便的快消商店購買,它們可以在幾周
之內就開始銷售那些時尚潮流衣飾,而且價格低廉。而作為消費者,我們就變得習慣於穿著那些可被拋棄的低價潮流產品。而且我們還會認為,這麼便宜的一件衣服,它很快破損變形,出現掉口子、掉線等狀況,也是正常的,畢竟,這就是$10的廉價物而已!」
這看上去真是價廉物「美」,既能滿足我們追逐時尚的心理,又似乎不會給我們的錢包帶來巨大的負擔,但Kelly指,「問題在於,這種心理促使我們過度消費,而且還會暗中破壞我們的環境。可以說,我們消費越多這類產品,就會給我們和我們的環境帶來越多的負面影響。所以,對於時尚,也許我們應該採取一種更加『歐洲化』的態度:我們需要『投資』自己的衣櫥,購買經典的高品質產品,即使穿著很多年也不會破損變形。」
用「投資思維」買衣
「Fashion Takes Action」機構現在就正在推廣「慢時尚」(Slow Fashion)的理念,推崇用高質量的天然材料製作衣飾,並且在本地製作、聘用本地僱員。Kelly指,雖然我們認為低價衣服很便宜,但實際上它們的成本並不低。這是因為它們的「單次穿著成本」(cost-per-wear)
很高:「單次穿著成本或者服飾投資(investmen dressing)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新詞,但是它在改變我們購物方式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到底什麼是「單次穿著成本」呢?Kelly舉了一個例子,假設我們買一件襯衣。買一件質量較好、款式經典、用料為有機棉麻的襯衣,可能會
需要$150。很顯然,這個價格比商店中常見的大批量外包製作的時尚襯衣(約$30)要貴不少,似乎不是很划算。但是若計算一下它們的單次穿
著成本,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計算的第一步,是看看自己衣櫥中有哪些衣物可以和這一件襯衣相搭配。比如,如果它可以和3條牛仔褲和2條正裝褲子相配,那麼就用$150/5=$30。
然後,用$30除以每年穿著的次數,假設每個月穿4次,一年就是48次,那麼$30/48=62.5分。
最後,再用62.5分除以這件襯衣可穿的年數。這類高質量的衣服一般能穿5年以上,這樣算下來,這件襯衣的單次穿著成本就是62.5/5=12.5分。而對於一件低質量、只在當季流行的$30襯衣,很可能大概二三十次後就可能就會出現破損,包括斷線、起毛球等系列問題,然後一年內就會被你淘汰。這樣算下來,其單次穿著成本就會是$30/5/30/1=20分,這樣來看,它其實並沒有一件更貴但質量更好襯衣划算。
通過這樣的計算,你就能發現自己買下的衣服到底有多少「價值」,並且避免衣櫥裏面衣服雖然很多,卻多是無法穿的東西。Kelly指,「『慢
時尚』把可持續性的很多方面都結合在了一起。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它意味着放緩生產周期,更加注重每件衣服的細節和工藝,並且在本地製造、支持公平的工人薪金。對於消費者來說,它
意味着讓我們的消費習慣慢下來,購買經典、高品質、能連續穿著多年的衣物,而且不需要買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