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莊子?山木》記載了一個故事:莊子有一次外出遊玩,看見一隻「異鵲」停在栗林上。莊子拿起彈弓,正要射牠時,又看見一隻蟬在樹蔭中休息,悠然自得,並不知道背後有一隻螳螂正伺機捕捉自己,而那「異鵲」則又飢腸轆轆,垂涎於螳螂。莊子因而驚懼地說:「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萬物本來就互相牽連,兩類之間互相招引(如蟬招引螳螂,螳螂招引異鵲)」後來,楚莊王要征伐晉國,孫叔敖就憑這個故事,說服楚莊王打消念頭,防止了戰爭。 《韓詩外傳》卷十 楚莊王[1]將興師伐晉,告士大夫曰:「敢諫者死無赦。」孫叔敖[2]曰:「臣聞畏鞭箠[3]之嚴而不敢諫其父,非孝子也;懼斧鉞[4]之誅而不敢諫其君,非忠臣也。」於是遂進諫曰:「臣園中有榆,其上有蟬。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不知螳蜋[5]之在後,曲其頸,欲攫[6]而食之也。螳蜋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黃雀方欲食螳蜋,不知童挾彈丸[7]在下,迎而欲彈之。童子方欲彈黃雀,不知前有深坑,後有掘株[8]也。此皆言前之利,而不顧後害者也。非獨昆蟲眾庶若此也,人主亦然。君今知貪彼之土,而樂[9]其士卒。」楚國不征[10],而晉國以寧,孫叔敖之力也。 ◆註釋: [1]楚莊王:楚國君主,並春秋五霸之一,名侶,在位二十三年。 [2]孫叔敖:春秋楚國人。名敖,字孫叔,曾任楚莊王令尹(相當於宰相)。 [3]鞭箠:鞭子。箠,[粵]音除。 [4]斧鉞:斧頭與鉞。鉞,形狀似斧而較大的兵器,多配以長柄。[粵]音月。 [5]螳蜋:即螳螂。 [6]攫:鳥獸以爪抓取。[粵]音國。 [7]彈丸:供彈弓發射用的丸子。 [8]掘株:伐木後留下的木樁。又,一本作「窟」。 [9]樂:喜愛,[粵]音[au6]。 [10]征:一本作「殆」。 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羅奇偉 插圖﹕鍾錦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