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奠基﹕寬容的重要
【明報專訊】古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說法,關於律己,《論語?學而》載:「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即我們每天需要多次反省,到底於策劃事情、與朋友相處及學習方面,有否改進的空間。聖賢強調自省,更看重克己復禮的精神,對於自身的一言一行,定必謹慎為之。
然而,律己以嚴,待人則需以寬。「寬」者即寬恕或放寬,心胸倘能放寬,自能包容一切缺失。古往今來,先聖賢人皆看重「恕道」,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了「將相和」這則千古美談。戰國時代,藺相如因澠池之會被拜為上卿,廉頗卻嫉妒心起,多番羞辱藺相如。可是,藺相如不希望與廉頗正面衝突,對於羞辱冷眼、步步進逼,不但沒有氣憤,反而顧全大局,忍氣吞聲,刻意迴避廉頗。廉頗以為藺相如怯懦怕事,不知藺相如心胸比自己廣闊幾許。藺相如並非愚昧,反而具有歷練、智慧與氣度沉澱出來的修養氣質。即使廉頗後來以負荊請罪名傳後世,藺相如饒人之胸懷早已贏得世人歌頌。
很多人以為饒恕別人,就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和利益。其實寬恕是難能可貴的處世態度,《後漢書.陳寔傳》曾記載陳寔遺盜的故事,東漢時期,陳寔辭官歸隱鄉間,當時連年失收,小偷夜闖他家並躲在屋樑上。陳寔一早發現小偷,沒有大肆揭發,反而囑令所有子孫聚在大屋,義正詞嚴地說:「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意即做壞事的人並非性本惡,只是平常不學好,慢慢養成壞習慣;小偷本來可做正人君子,現則變成了小人。陳寔沒有當面揭穿小偷惡行,婉轉地藉訓勉子孫,實則勸誡小偷,結果小偷跪拜在地,乞求原諒。陳寔除了饒恕他,更贈他二匹絹,感動了全縣百姓,此後全縣再沒發生盜竊之事。
待人處世首先應反求諸己,若對自己也不夠嚴謹,就沒資格對他人嚴謹;然而,若能對自己嚴謹,就更應學習對他人寬恕,這是一種氣度。《菜根譚》論:「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寬容除能夠化解人際間矛盾,更是一種以德報怨的精神。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年輕好學,律己以嚴,極力爭取進朝廷任職一展抱負,然而時不我予,慘被奸臣誣陷,結果貶為地方官。可幸白居易具寬以待人之心,沒被昔日陰影限制,反而築長堤、修水閘,廣施善政,對當日奸臣進讒早已寬恕渾忘,將「寬容」昇華至另一層次。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我們處世之金律,古聖賢人留下的智慧,值得再三品味。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我們無法確保自身行為全無偏差時,對他人理應擁有更寬廣的襟懷。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正是胸懷。
文:林溢欣(YY Lam)、謝廷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