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馬英九想台「港化」
愈開放愈糟糕

[2015.02.02] 發表

對政經兩重困局,台灣政論家南方朔批評,馬英九政府不懂經濟學,想將台灣「香港化」,是將「台商賺錢術」當做台灣經濟政策推廣,但忽視經濟轉型,造成「愈開放、愈糟糕」的惡果,同時造成國民黨的「權貴」形象,在選舉中失利。

指忽視經濟轉型成致命傷

「馬英九看到香港跟中國很好,所以開了很多店,觀光的人很多,所以他的整個策略就是把台灣變成香港。」現年69歲的南方朔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批評馬團隊不懂經濟學,「把台商的賺錢術當成台灣的經濟政策」,經濟沒有轉型是台灣的致命傷。他指出,普通台灣人原則上都支持兩岸應該加強往來,「台灣的人從來沒有反對開放,可是開放要有條件,一定要強化自己競爭力、要經濟轉型,韓國就是如此。馬政府有沒有?完全沒有,所以愈開放、愈糟糕」。

南方朔認為,台灣經濟上親中後出現的另一惡果就是環保、食品安全標準降低,「台商就把中國那一套全部帶回台灣來了」,因而出現手機芯片製造龍頭日月光公司排污案,以及各大食品商的「地溝油」風波。

他指出,香港雖然同樣有貧富差距問題,但台灣更嚴重,引發年輕人不滿,這是國民黨在去年底的地方選舉中大敗的最重要原因。典型的例子是代表國民黨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作為榮譽黨主席連戰之子,「這種權貴的後代,你得天獨厚、很有錢,你可以拿外國的學位,可是你真的沒有去了解一般的老百姓的生活。所以大家感覺你就是高高在上,最近這一年多老百姓生活愈來愈糟糕,這種權貴還跑出來高高在上,愈看愈生氣」。

更多中國要聞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去年3月發表「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香港居於首位,台灣則排全球第八。民主國家若有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會腐蝕其民主制度,... 詳情
高鐵谷經濟 掀爭路運動
高鐵帶動經濟效益明顯,圍繞高鐵線路、站點設置而展開的「爭路運動」在內地時有發生。有民眾上街拉橫額向政府施壓,提出爭不到高鐵設站就落台;官員則... 詳情
高鐵線路的走向,本該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但隨着高鐵「爭路運動」愈演愈烈,弊端逐漸顯現,除了高鐵站設置遠離市區數十甚至上百公里外,部分地區... 詳情
華出口韓2200噸蒜  遭退貨引抗議
【明報專訊】中國出口2200噸大蒜到韓國,卻因為品質檢驗不合格遭退貨,引起蒜農到北京的韓國駐中國機構前抗議。 《北京青年報》報道,20... 詳情
【明報專訊】2日,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山東省煙台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犯故意殺人罪、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罪的罪犯張帆、張立冬執行死刑。煙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