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黃大仙祠近年成為旅遊景點,百年歷史背後,承傳了不少道侶修道文物和信俗文化。嗇色園方面指出,祠內「藏經閣」保存了重要歷史文物,包括只用於大型法事、已有近130年歷史的清朝香爐。該祠約10年前公開招募會員,傳承黃大仙信仰及道教文化,甚至皈依入道。 光緒十四年製 大法事才用 位於大樓內的「藏經閣」保安嚴密,要進入先要打開密碼鎖,大樓內各處裝設閉路電視。藏經閣保存了逾百年歷史的文物及經書,包括一個製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傳的香爐。嗇色園董事柯偉順稱,文物及經書須小心保存,「部分已是古書,不能亂動,亦不公開予人接觸」。 黃大仙祠早年較「私人化」,但2006年起不定期公開招募學員,傳承黃大仙信俗及道教文化,首屆學員有91人,2009年更有約140人,是招收最多學員的一屆,當中55人通過考核,翌年正式入道。學員一般須修畢為期約一年的課程,出席率至少達八成,再通過面試及筆試才能成為會員,有資格參加入道儀式成為道長。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認為,會員經嚴格訓練後才能妥善招待信眾,將黃大仙信俗發揚光大。 走開放路線 公眾參與科儀 黃大仙祠每周定期舉行科儀,如懺悔儀式,吸引不少信眾入祠。柯偉順指以往只有道長參與這類儀式,但年多前決定開放讓公眾一同誦經,「近年祠廟發展走開放路線,希望讓更多信眾承傳黃大仙信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