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來《唐伯虎衝上雲霄》上畫,勾起看周星馳電影長大的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但令我好奇的是,唐伯虎點秋香故事自明代面世至今,為何一直成為流行文化熱門題材? 雖說這是百姓愛看的才子佳人故事,但它本身卻是異類:無論是唐代傳奇的才子顯貴後拋棄佳人情節,還是明代以來的「一見鍾情——小人撥亂離散——才子及第團圓」情節結構,唐伯虎故事與這些都極不相似,甚至故事重點在追求愛情的過程本身而非結局。 追求秋香做家丁「自甘墮落」 上述兩種典型模式有一共通想法:才子終功成名就。傳統認為,讀書人金榜題名、做大官才是人生意義(現在中日韓仍極重成績、愛考名校),詩書畫只是「雕蟲小技」。而唐伯虎卻正是那種受鄙夷的人─雖有解元(鄉試第一)之名,卻因捲入作弊案而絕意仕途,衛道之士看來只是不務正業的鄉野小人;而故事中他為追求秋香入華府變家丁,從功名之身自降為最底層的僕人,是「自甘墮落」的表現,配不上才子稱號。 但在民間,詩書畫享負盛名的「吳中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民間常以周文賓取代)才是「真才子」,比求功名的讀書人高潔得多。在社會制度僵化的明清時代,讀書人入仕近乎只有科舉一途,大家只好窮一生精力擠這狹路,常有弊案;但科舉考的卻是講究形式的八股文,題目是維護封建制度、不實用的朱熹註解《四書》,與唐宋科舉重才學及論政相去甚遠,讀書人為求功名卻甘願刻苦鑽營,科舉遂成閉塞思想、追名逐利的工具,不少有識之士對此深惡痛絕,抽身於科場的唐伯虎便被視為「清流」。 「非正統才子」反映社會流弊 另一方面,明朝俸祿是歷代最低的,官員單靠俸祿僅夠維生,貪腐常見,欠缺明主的明朝很早已走下坡,政治腐敗;而民間在商業及手工業發展帶動下,商品經濟成熟,庶民文學盛行,不少知識分子寧願在民間營生,也不願接觸黑暗官場。正因不滿科舉及政治流弊,具才學而清狂不羈的「非正統」才子便得這些民間知識分子稱頌,儼如理想士人的投射。現在流行的唐伯虎點秋香版本,正是出自反映封建社會衰落的明代民間小說「三言二拍」中的《警世通言》,可說是民間知識分子及庶民對時代的反擊。故而它似乎含有俚俗基因,以至長久受流行文學青睞卻不鄙陋,生命力比「正統」才子佳人故事強得多。 而明末清初時期才子佳人故事如雨後春筍,正是那時代民間追求自由戀愛、反抗禮教思想風潮的註腳。 文:葉雨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