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和May開車來到仰光海邊的碼頭,一字排開過十艘客貨輪,上層坐滿了人,下層是貨物。人來人往很熱鬧,苦力眾多,緬甸語也是叫Coolie(苦力),May說這是香港傳過去的廣東話名字(咕喱)。他們不斷由貨車背下大米、木板、油漆等貨物,壓到腰都快要貼地了,絕對是一份苦差。 碼頭對面是一排排豪氣的英國維多利亞式建築,絕對是緬甸獨有的風景線,包括最高法院、市政廳,還有1896年開業的Strand Hotel,比香港的半島酒店還早了30年,在這堨i以發一個英國殖民時代的夢。 May跟足英國人傳統,一定要請我喝一杯Apmritif(晚餐前的開胃酒),就指定在Strand bar。我忍住沒有問May,有關2007年在仰光發生的「袈裟革命」。 因為2009年緬甸仍由軍政府統治,政治是很敏感禁忌的話題。 我也不想帶麻煩給她。大家都避免提那位最著名的被軟禁在家的仰光居民的名字,只能說「那位女士」(指昂山素姬)。 緬甸曾被英國殖民百年 行將離開之時,忽然聽到一陣叫囂,原來是電視播英超球賽,緬甸球迷不停為曼聯叫嚷打氣。我忽然想起千里以外的香港,彷彿時光迅速回帶,走進了黑白照片中的戰前香港中環的德輔道中,林立一排的英國維多利亞式建築,如匯豐銀行、會德豐大廈、連卡佛等。香港1842年開始被英國殖民,緬甸同樣被英國殖民了一百多年,為什麼命運就那麼捉弄人呢。美國總統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說:「人生而平等」,為什麼香港人可以隨時去緬甸旅遊或經商買玉,緬甸人去香港難於登天呢?在當時軍政府時代,緬甸市民是沒有護照的。 特別是看到、聽到這麼多「本是同根生」的英國前殖民地子民相雷同地方時,當時我心戚戚然。 【知多一點﹕袈裟革命】 2007年8月爆發的袈裟革命(Cassock Revolution),或稱藏紅色革命,因披蚋穫鶡滼P裟的僧侶和緬甸軍政府對峙而得名。緬甸逾八成民眾信奉佛教,當時軍政府突然取消燃油補貼,大幅調高燃油費,導致物價上漲,民眾生活百上加斤。學生醞釀學潮,年輕僧侶開始上街,要求政府放棄加價,得到部分學生和民眾的響應,或加入示威行列,或在旁邊鼓掌支持,結果9月鎮壓收場。 (四之三) 文:旅遊作家項明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