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香港不少大型基建上馬,連同高鐵,港珠澳大橋也出現延誤和超支。在大型工程中,政府除斥資外,還擔任什麼角色?
◆統籌
在新機場及啟德發展等大型基建項目,政府均有成立由官方主導的專責部門統籌工程。例如新機場工程統籌署主導及統籌機場核心計劃各項工程,並由政府高層成立機場發展策劃委員會,負責管理監督各項核心工作;就啟德發展區,土木工程拓展署也特別成立啟德辦事處統籌工程。
高鐵爭議﹕港鐵負責 工程繁複
高鐵項目中,運房局委託港鐵負責工程,將發展大權全交港鐵,「對口單位」路政署鐵路拓展處也只依賴港鐵提供信息。港鐵的工程管理架構有別於一般工程,工程顧問要先把圖則交予港鐵審閱,再轉交承建商。如有問題,不會先聯絡顧問公司,而需交由港鐵確認問題,再聯絡顧問公司商討對策,整個過程花大量人力物力,是令高鐵工程陷入困難原因之一。
◆監管
高鐵項目由政府斥資、委託港鐵建設營運,政府有責任監管。政府成立由路政署長擔任主席的高鐵項目監管委員會,每月與運房局及港鐵代表開會檢討進度,並直接向運房局長報告。
高鐵出現延誤後,港鐵成立了獨立董事委員會調查。《明報》社評指出,獨立董事委員會報告提出的建議是亡羊補牢措施,未觸及港鐵整體管治的深層次問題,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有責任從管治層面整治港鐵,使它回復為港人利益服務的公共機構。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稱,港鐵「自己人查自己人」,董事局審視力不足,應該「大換血」。
高鐵爭議﹕港鐵應大換血?
港鐵原本預定高鐵於2015年5月通車。港鐵內部文件顯示,港鐵早已評估到因鑽挖機延遲抵達等原因導致工程延誤。然2014年4月15日港鐵對外宣布,因黑雨令隧道水浸、西九龍總站地質比預期硬、穿過米埔的高鐵隧道遇溶洞。港鐵承認在工程前探土是有盲點,但不承認港鐵內部問題導致高鐵延誤及超支。
運房局長張炳良表示,對高鐵延期完工非常驚訝。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胡志偉質疑,政府理應緊貼高鐵工程進度,而張炳良態度似置身事外,顯示他不掌握最新資訊。有評論質疑政府在工程中有否盡力監管港鐵建造過程。
◆諮詢
政府推展基建工程,特別是較大型項目,施工前都須完成法定規劃程序和公眾諮詢。政府表示,刊憲後,從規劃、收地、賠償、環境評估、公開招標、施工等,都有清晰及具透明度的安排。但城市規劃學者伍美琴認為,政府的規劃仍茩垠輕鉾o展而忽略居民需要。有研究指出,政府構思政策時要引進「公民參與」,而非「閉門造車」,拋出方案後只給短時間讓公眾提出問題。
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曾指出,政府就政策做公眾諮詢,一般是假定諮詢完結後,若「已經提出的意見」大體是支持的,就可假設市民普遍是支持。他認為,當政府要諮詢市民對一個政策建議的意見時,責任是要主動找出那些可能受影響的市民,並邀請或協助他們對這政策建議提出看法。
高鐵爭議﹕諮詢期過短
內地與港府早於2002年完成首階段規劃工作,高鐵公眾諮詢於2008年5月至11月展開,定線於同年11月28日刊憲。然整個刊憲前諮詢期只有半年,與其他大型基建項目明顯不同,例如港鐵西港島線和正規劃的南港島線,刊憲定線前的諮詢期分別達2年和1.5年;沙中線和中九龍幹線未刊憲定線亦諮詢了最少1.5年。
高鐵工程諮詢期內收到1.3萬份反對書,港府為處理反對方案,在元朗再舉行簡介會,卻無通知傳媒,簡介會在只有20多人參與下舉行,有市民認為政府是「假諮詢」。運房局承認高鐵的諮詢工作未夠完善,會檢討傳統諮詢方式,從多方面通知居民,接受意見。
■相關概念
競爭力(competitiveness)
公眾利益(public interest)
社會矛盾(social conflict)
經濟融合(economic integration)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參考資料
life.mingpao.com/htm/dl/20141113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