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3年來首次與伊朗正式達成協議,惹來外界關注美國能否同樣解決懸宕多年的朝鮮核問題。有專家指出,伊朗急欲擺脫制裁,而在核問題上釋出善意,而朝鮮則無打算就擁有核武讓步,奧巴馬為求任內取得外交「業績」,樂於取易捨難,料只會靜待被美認定缺乏誠信的朝鮮主動求和。
美國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學者李成賢於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中國近期為重啟六方會談積極斡旋,惟美國認為朝鮮缺乏誠信,持觀望態度。朝鮮在2005年宣布擁有核武,去年修憲成為憲法上確認的核武國家。
今年2月朝鮮第三次核試後雖受國際社會制裁,但仍公開表明「絕不放棄核開發」,態度堅決。若美國仍透過六方會談與之談判,將被視為向朝鮮發出溫和信號,甚至被誤以為默認朝鮮為核武國家。
朝鮮反覆令華府疲勞
李成賢指出,美國與反覆的朝鮮談判已感疲勞。華府極其懷疑朝鮮放棄核武及走向無核化的可能性。奧巴馬任內曾多次透露對與朝鮮交涉感沮喪,加上國內財政危機與中東動盪加劇,令華府失去處理朝鮮問題的動力。
另外,奧巴馬至今未有明顯外交業績,有需要在有望取得成果的領域多花精力。伊朗堅稱核計劃只為民用需要,而且經濟因制裁重創,加上鄰近地區威脅日深,為打破困局而願意讓步,令華府認為伊朗核問題有望解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指出,朝鮮受國際施壓影響的程度較伊朗輕微,令奧巴馬致力尋求在伊朗核問題上取得共識。
「和平擁核」恐助長製核
不過美國輿論及以色列等中東盟友憂慮,美伊核協議將重蹈朝鮮、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覆轍,「和平擁核」最終變推動核武。《紐約時報》指出,今次協議旨在延後伊朗製造核武的時間,實質並無消除其製核武能力。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估計,伊朗低濃度濃縮鈾已由2009年的2000公斤增至如今的9000公斤,離心機增至近2萬部。
《紐約時報》稱,朝鮮在小布殊任內曾達限核協議,但出爾反爾,如今成為頭號反面教材。以色列國防部長施泰尼茨(Yuval Steinitz)直言,處理伊朗核問題,可如朝鮮進行逐步棄核談判,或如利比亞於2003年同意全面銷珖硈]施,「我們顯然需要利比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