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默斯意外宣布退出角逐下屆聯儲局主席一職,市場將之解讀為美國退市的迫切性會大減,因此,上周環球股、匯、債市都出現戲劇性反彈。
現在最大機會入主聯儲局的是耶倫(下圖),由於她本身為現行量化寬鬆政策的支持人與執行人之一,所以,市場認為她能保持現在量寬的延續性,上周聯儲局表示不改買債規劃,令環球投資市場氣氛回轉樂觀。
平心而論,美國要退市,其實是事在必行,只是市場對退市的方法、步伐及時間表未有定案,因而形成了投資市場的炒作空間。
伯南克不論如何都要退役
為什麼我會強調事在必行?第一、因為伯南克不論如何都要退役,而不論哪一個人接任聯儲局主席,都沒可能一切維持現狀,尤其美國的經濟已略見回暖趨勢,肯定沒可能進一步再搞QE下去。
人同此心,新任掌舵人一定會在既定政策上作出修改,既然不會不變,亦不會加碼QE,換言之,一定會在收緊工夫上着墨,只是程度上的大小而已。
再者,姑勿論從政者口中說什麼演辭、計劃,都是一個表面的包裝而已,從實際情况去觀察,沒有東西是準確得過資金流的反應。
事實上,環球資金充斥着很多「聰明錢」,他們總比事情發生前作出更早準備,所以,資金從新興市場流走並非近月事情,早在年初時已見零星舉動,而他們之所以有此部署,就是為美國退市作準備。
另外,金融海嘯後,表現最強勁的市場莫過於金市,因為當其時大家都認為,美國大量印鈔下,環球會出現超級通脹,黃金成為抗通脹的避難所;最終,超級通脹的情况沒有出現,這當然有賴美國高超之財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黃金表現是跟QE的去向掛上了直接相反關係。
問題是,雖然金價上周四一下子急升4%,但整體黃金走勢似乎仍無法回到之前的強勢,大部分時間都是藉好消息夾升短時間而已。
由此可見,其實市場已預期美國已步入退市期,只是看是否一刀切,還是分段進行;所以,我認為誰入主聯儲局,都無礙美國心中退市的盤算。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