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重拾壞習慣如此容易,但想擺脫它卻如此困難?即使跟孩子一起辛苦地維持了一個好習慣有一個星期,卻仍然覺得很難堅持下去?這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習慣」仍然有許多誤解,我們不妨從「社交情緒教育」中的「自我管理」概念更仔細地了解「習慣」的運作機制,從而事半功倍地養成好習慣!
信念是建立習慣關鍵
1. 把習慣的焦點放在成為「怎樣的人」
想像兩個在溫習的孩子,第一個說:「我想在數學考試得到高分。」第二個說:「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擅長數學的人。」你認為哪個更有機會能自發地養成溫習數學的習慣呢?答案是第二個。因為第二個孩子有着更遠大的信念,而信念往往是建立習慣的最重要關鍵。當我們想幫助自己或孩子改變某個習慣時,經常都會把重點放在達成什麼結果,例如減肥或成績進步,卻忽略了背後更重要的「自我認知」,這樣促成的,往往只是行為,很容易過一段時間便消失,無法持久。因此,如果想建立一個習慣,我們首先可持續地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想成為怎樣的人?」舉例來說,對一個寫作的人來說,焦點並不在於「寫一本書」,而是在於「成為一個分享生活和經驗的作家」; 對一個做運動的人來說,焦點並不在於「每星期做兩小時運動」,而是在於「成為一個健康的人」。有了信念,習慣才能依附在其之上,建立習慣的過程,其實就是實現信念的過程。
2. 習慣由「容易重複」開始
人的動機是做容易的事,當在兩個類似選項中選擇時,我們都傾向花費較小氣力的那個。換句話說,我們的每個行動,都需要動用我們的「能量」,所需要的能量愈多,我們做那件事的阻力也會愈大。當我們一開始把習慣的要求調得太高,例如每天花5小時溫習,我們和孩子都會容易感到畏懼和無力,習慣也因此難以養成。我們愈能減少一開始所需的能量,養成習慣的機會便愈高。
運用「2 分鐘法則」 毋須費力
當然,這裏的意思並非讓我們只做容易的事,而是要盡可能地讓那些「長期下來對我們有益」的行動在開始階段時毫不費力。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嘗試運用「2 分鐘法則」,把每個想孩子養成的習慣都縮減成2 分鐘版本,例如「每天看一本英文故事書」變成「看一頁」,「每天畫一幅畫」變成「畫一個圖案」,「把衣服摺好」變成「摺一件上衣」等。一旦我們開始做良好的行為,要繼續下去就會變得容易,我們可以在過程中慢慢增加難度,但當中的關鍵依然是「見好就收」,讓孩子感覺持續地做這件事「不太費力」,這樣他們才不會覺得是一件苦差事,並漸漸養成習慣。
當然,習慣的改變也取決於周圍的環境,例如如果想培養孩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可以把鉛筆、白紙、書本放在書桌附近顯眼且隨手可以取得的地方,並把iPad、遊戲機等「誘惑」放到孩子平時不容易看到的地方,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見。
一個習慣的小改善在一開始可能意義不大,但當多個小改變持續疊加時,我們突然發現,堅持好習慣好像遠比想像中容易,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也不再遙不可及,這也正是「社交情緒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當中的要訣在於把習慣的焦點放在成為「怎樣的人」,同時起動時要毫不費力。希望我們都能養成好習慣,在生命中不斷尋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