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竹黃湯
材料:天竹黃三錢、甘草二錢、瘦肉八兩
製法:三碗水煎至一碗
適用:慢性咽喉炎性質偏熱者
小兒癇證又稱癲癇,民間稱為發羊吊,因為其突然大聲發作時,喉內痰多發出如羊或豬被殺臨死前的叫聲,因以名之。它是一種陣發性精神障礙性疾病,一個月或一年發作一次或數月、數年發作一次,發作時間沒有規律,無論任何年齡,一年四季都可發作,但以小兒為多見,有遺傳史或家族史。
小兒癇證以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兩目上視、蘇醍後如常人,或突然短暫喪失意識、雙目凝視,正在進行中的活動驟然停止,談話突然中斷,但一般不超過30秒,其後復如常人,病者亦對早前發生的事並無記憶。以學齡前兒童較多見,發作頻繁者較為難治,年齡越小,預後不良。如長期反覆發作,會損及智力,家長們不容忽視。
癲癇此病,中醫多問責於痰,怪病多因痰作怪,痰阻腦絡,而生病變,所以治療此病,首重化痰。此病久虛,不能驟補,亦不能驟攻,只能慢治圖緩,需要長時間服藥,所以對藥物的選擇,有所要求,要選用藥性相對平和藥物,方能長治久安,在云云化痰藥當中,我喜歡用竹茹。
竹茹是竹樹的皮,入藥部份,是竹樹的第二層皮,故又名竹二青。竹茹外觀如千線萬縷,取類比象,仿似人的經絡,以絡治絡,疏通經絡中的痰,很有幫助。
中醫認為,痰有兩種,一種存在於肺,另一種泛指水濕積聚而成的廢物,可寄生於全身任何地方,竹茹對排除這兩種的痰,都有幫助。將竹樹用火燃燒,會有水液滲出,稱為竹瀝,亦是化痰良藥。竹樹受蛇蟲鼠蟻所傷,會啟動自我修復機制,滲出分泌,從而修復傷口,多餘的汁液,跌進竹節內,形成結晶,名為天竹黃,是治慢性咽喉炎的良藥。竹樹的葉,稱為竹葉,可以清熱,透過小便排出體外,可惜現今藥房已多不備,而改用另一科植物淡竹葉代替,功效相若。竹樹遍身是寶,用途廣泛。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