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水
材料:生熟薏米各五錢、白朮五錢
製法:兩碗半水煎至八分
功效:健脾利水消腫
轉瞬間已介紹了多種常見的五官科病,今天開始介紹一些常見的兒科病,首先介紹小朋友常見的傳染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發的一種以發熱、手足與口腔?疹為特癥的流行性傳染病。發病年齡多在五歲以內,而兩歲以下小兒尤為常見。臨床表現多有發燒、流涕、流涎、食慾不振、甚至拒食(因為口舌疼痛),少數兒童伴咳嗽或泄瀉,其中最突出表現為手足及口腔出現皮疹和黏膜疹。皮疹多在手足心、手指背面、指甲周圍、足跟邊沿、肘、膝、臀部等等。皮疹呈充血性紅斑,或呈紅色丘疹、?疹,邊沿清楚,小如粟米,大如豆粒,呈圓形、橢圓形、或扁平,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皮疹有痕癢感,口腔、舌及咽部黏膜充血,有零散的小?疹,潰破後形成潰瘍,十分疼痛,可併發皮膚感染,臂、腿、膝部的皮疹結成薄痂,胞落後一般不留痕跡。身體虛弱的小朋友可併發鵝口瘡,嚴重者會併發心肌炎、病毒性腦炎、癱瘓、酮中毒等。本病屬中醫「濕溫」範疇。
濕溫屬中醫「溫病學」範疇,溫疫屬中醫溫病其中一種,現時肆瘧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屬於中醫溫病學中的溫疫範疇,手足口病,亦屬溫疫,用中醫治理溫疫的藥物和方劑,可以收到預期的治療效果。中醫沒有手足口病這個病名,根據症狀,與中醫溫病學的「濕溫」相符,用治理溫病濕溫方法治理,就能得到相應療效。自古迄今,中醫治理的目標,是人而非疾病,人的健康恢復,就能抗拒疾病,據此可解釋為何沿用二千年前的方劑,到今天仍然行之有效。中國政府的醫療團隊,用漢朝名醫張仲景的古方,治癒大量新冠病毒 肺炎患者,就是有力佐證。
手足口病既屬濕溫,濕溫從另一角度,可理解為濕熱,所以既要解決濕的問題,亦要解決熱的問題。熱寄居在濕中,濕邪一去,熱邪就無法停留,兩者雖然同要解決,但更重要是先解決濕邪,濕邪是主要敵人,熱邪是次要敵人,詩聖杜甫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不經意在治理濕熱時,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退濕我喜歡用薏苡仁,俗稱薏米;清熱我喜歡用黃柏,成方我喜歡用四妙散或三仁湯,然後隨證加減。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