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綠豆豬小肚湯
材料:知母三錢、黃柏二錢、綠豆一兩、甘草梢二錢、豬小肚一個
製法:豬小肚洗淨切塊,與上藥用五碗水煲至一碗
適用:小便赤痛屬於熱證者
腎盂腎炎,是指腎臟及腎盂的炎症。成年女性約20%有感染史,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8:1。臨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期的表現為發病急驟、畏寒、發熱、伴尿急、尿頻、尿痛、夜尿增多。全身症狀出現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腰痛等。尿常規化驗出現紅、白血球,若尿蛋白增多,提示腎小球有病變。慢性期的臨床症狀較急性期輕,多有急性腎盂腎炎病史,繼後出現乏力、低熱、腰痛,伴有尿急、尿頻,而高血壓是其常見症狀之一。若腎臟損傷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夜尿增多、腎小管性酸中毒,甚至氮質瀦留,乃至尿毒症。本病屬中醫學「淋證」、「腰痛」、「虛勞」、「血尿」的範疇。
腎盂腎炎,若符合中醫所指的炎證表現,則理所當然選擇清熱解毒藥物,臨床常用的有「三黃」之稱的黃芩、黃連、黃柏。黃芩多作用上焦,例如肺臟;黃連多作用於中上焦,例如心臟及胃腑;黃柏多作用於下焦,例如腎臟、膀胱。腎盂腎炎屬下焦,所以首選藥物,當屬黃柏。根據發病部位而選擇藥物,這就中醫所稱的「歸經學說」,與西醫所稱「標靶藥」,有異曲同工之處。選用方劑,知柏地黃湯,會是其中考慮之一,組成藥物共八味:知母、黃柏、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
腎盂腎炎,若不出現熱證,反而出現虛證,例如腰部隱隱作痛、輕輕按摩或熱敷後自覺舒緩、容易疲倦、小便清澈頻密、怕冷喜暖,四肢冰凍,這是腎陽虛證,此時則不應用清熱解毒藥物,反而要改用溫補藥物,這是中醫與西醫治病用藥不盡相同之處,中醫稱為「辨證論治」或「辨證用藥」。西醫很多時所診斷的炎症疾病,例如腎炎、肝炎、肺炎,對中醫來說,不一定是炎證,可能是其他的問題,所以不會根據西醫診斷為炎證,就斷然處方清熱解毒消炎藥物。虛則補之,此時我喜歡用菟絲子,溫補腎陽。處方則用五子衍宗丸加減,組成有菟絲子、車前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
以上僅是處方用藥的大概思路,疾病是複雜而茅盾,必須抽絲剝繭,細心分析,多重組方及選擇用藥,方能產生治療效果,這裏只是略提一二,如要治療,需請教專業人士,按個別實際情況去處理,方為穩妥。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