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受傷的職業 新式微創手術延長運動壽命

[2016-08-09]

傷患,是運動員不能擺脫的陰影。當他們努力不懈,鍛鍊強度愈高,卻愈容易出現勞損;當他們求勝心切,追求更快、更高、更遠,卻更易逼近受傷邊緣。每一次受傷都是一次教訓,但運動員的生涯短暫,若傷患不斷,便難免洩氣。

正因傷患避無可避,醫學進步便成為改變運動生涯的關鍵,今日手術的進步能大大加快康復進程,令運動員表現如昔,而醫學科研更可掃描運動員的每個動作、每下心跳,提升訓練效率,指出致傷因素。今日的數據,便是明日的成績,每項醫學進程都造就了更多人的夢想,也令運動員的職業壽命得以延長。

拯救了我的職業生命
2006年,在昆明的全國體操比賽,香港代表石偉雄(石仔),於比賽期間自單槓跌下來,不幸以頸部落地,引致頸椎移位。一時之間,他以為自己會自此緣絕賽場,幸而在醫療團隊的幫助下,他休養一年後重拾狀態,其後屢創佳績,更於2014年仁川亞運奪金,成為香港史上首位體操亞運金牌得主。

「當時我只有十二歲,在昆明的醫院逗留了二十一日,最初還以為只是一般骨折,雖然要一直卧牀,但沒想過傷勢如斯嚴重。其後我乘專機回港,醫生替我照了CT(電腦斷層掃描)和MRI(磁力共振掃描),他們告訴我頸椎第六和第七節出現移位,不但壓住了中樞神經,軟骨更已壓至變形。」石仔回憶起意外經過,他坦言當時年幼無懼,「唔識驚」,只想馬上進行手術,早日重回賽場。而為石仔進行手術的,便是骨科專科醫生葉卓倫,那天他踏入石仔病房,得到的只有一句說話︰「我交俾你啦!」

葉醫生形容,石仔是一個很「幸運」的病人,受傷固然不幸,但同樣的傷勢在他人身上或造成更致命的傷害。「當時石仔出現頸椎移位,頸向右側了約20度,錯位使頸椎管道狹窄了四分之一,只能勉強讓中樞神經通過。若移位再嚴重一點,或是管道本身較窄,便會完全壓壞中樞神經,那一輩子便只能在輪椅上度過。」

石仔的手術共花了兩個多小時,葉醫生需要把移位的關節復位,同時清理碎骨。由於石仔的椎間盤碎裂,因此醫生需自盤骨處取一節骨代替,再加以固定。葉醫生形容手術過程順利,半年後傷處已大致痊癒,加上病人年輕,自癒能力較強,曾經被壓的神經線也自行修復,未見有任何的後遺症。

手術成功令石仔很受鼓舞,也讓他勇於接受復健。「我記得最辛苦是學行路,因為自己臥牀了幾個月,肌肉已完全萎縮,肢體乏力,每一步都很艱苦。當時有物理治療師前來指導,叫我每天先行一遍試試。但我很心急,轉身便麻煩家人和朋友扶我行多數遍,只希望能早日回復狀態。」面對嚴重的傷患、漫長的復健,石仔口中沒有一句抱怨,問他是如何堅持?他說是因為自己真的很喜歡體操,不甘心就此放棄。

「我由六歲開始練體操,當時有出色的成績表,不想白費以往的心血。家人當時也很心疼,勸我放棄,只是我真的很喜歡體操,跪在地上求他們成全。最終家人也被我打動,支持我練下去。」當年的傷患,令石仔休息了整整一年,幸而他心理質素上佳,兩、三年後便不斷獲得佳績。石仔認為自己能回復競技狀態,醫生功不可沒,兩人至今仍保持緊密聯繫,醫生更曾到倫敦奧運為石仔打氣。

不過運動員的一生,何只經歷一次傷患?除了最嚴重的頸稚移位,石仔近年亦備受肩膊的傷患困擾,今年更因肩傷未癒而無緣里約奧運。石仔認為,每一次受傷,都是一次得着,以往他較好勝,為了更好的成績有時會不顧後果,反令自己受傷機率增加;現在他學會一小步一小步地成長,防止自己跌得更重。「現在我會做更多小肌肉訓練,以保護關節令受傷的機率降低。加上現今的訓練比較科學化,每個動作都有重點分析,這也有助減低受傷風險。」

由於肩傷,石仔還需要多休息半年,他希望趁這段時間好好規劃將來,更希望自己能參與四年後的奧運,在退役前有新的突破。

運動易引致肩、腰骨折
明德國際醫院骨科專科醫生葉卓倫表示,日本有研究發現,如果年齡少於二十歲,多運動卻腰痛多於三個月,便有三成機會患有骨折。因為大部分運動都需由腰部發力,更有向後「拗腰」的情況,更易令腰椎受傷。不過骨折是否能避免呢?葉醫生指近年的醫學研究指出,若運動員缺乏維他命D,或會影響骨質密度,未能應付高強度運動,令骨折風險上升。故補充足夠維他命D,相信能降低風險。葉醫生也提及,外國有不少醫學和學校團隊關注到頸椎管道過窄的風險,建議管道天生較窄者(圖右),不宜參與高風險運動,以減低嚴重受傷的機會。

解決了二十年傷患
除卻急性意外,舊患亦時時困擾運動員。健身教練Mark是三項鐵人愛好者,他去年因為腳部韌帶勞損而需要進行重建手術,令他需暫別賽事一年,年尾才能重新出發。「其實腳傷是中學時代的舊患,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當時我喜愛打籃球,有時姿勢不當,又或是運動強度太高,令腳腕不時扭傷,但之後我沒再打籃球,而腳傷又不影響日常生活,便慢慢遺忘,置之不理。」

其後Mark開始接觸三項鐵人賽,比賽和訓練對肌肉和關節都有很高要求,令他的舊患慢慢浮現。「最初是一邊痛一邊練習,未狠下心去治理,直至去年我參與日本和台灣的三項鐵人比賽,比賽前兩周腳已經腫了,不能再繼續賽前訓練。去到比賽當日,我完成游泳項目後腳已開始抽筋,但仍堅持完成了180公里的單車賽段,到最後的跑步項目,腿部前前後後都在抽搐,唯有以步行的方式,步行六小時以完成比賽。」Mark坦言,就是這痛苦的六小時讓他明白到,如果他仍有志於三鐵比賽,便要下決心治理傷患,否則只會影響表現。

明德國際醫院骨科專科江少華醫生是他的主治醫生,他看到Mark的磁力共振掃描,發現其左腳距腓前韌帶及跟距腓韌帶已斷裂,加上是多年舊患,故大部分都是疤痕組織,不能進行韌帶修補,只能做韌帶重建。江醫生說︰「當時我發現Mark的左腳一用力,便會有半脫位的狀態,雖不至影響日常生活,但三項鐵人賽需要進行三項高強度運動,對運動員的耐力、關節和肌肉力量有很高要求,每當體力一下降,便更加速韌帶受損。」

新式微創手術
要進行韌帶重建,江醫生需要從Mark的身體中取得一條肌腱組織,再模擬足環韌帶的位置和走向以進行重建。幸而這手術近幾年已取得突破,可以使用關節鏡輔助完成,和以往的全開放式手術相比,今日的微創手術只有幾個細小的傷口,病人的康復期更短,術後關節也不會僵硬,有助回復競技狀態。江醫生指出,由於足環韌帶空間較小,加上要鑽三個孔以進行手術,故手術具一定難度。不過手術最終十分成功,而Mark只用了四個月便基本回復,更比一般病人需時九個月至一年為快。江醫生說︰「真希望每個手術都能這樣成功!可能Mark本身多做運動,體力較好;加上經常比賽,鬥心較強,因此他會更落力地進行復健和鍛鍊,成效更彰。」

不過Mark這一次也得到教訓,因為一般韌帶受傷,大部分都能進行韌帶修補手術,與進行韌帶重建手術的比例約為二十比一。若Mark能於早年接受治理,便可做更簡單的韌帶修補而不是韌帶重建,可使他更快康復。Mark感嘆︰「經一事,長一智,現在學懂了量力而為,會因應年齡而參與撞擊性較低的運動,希望自己不再受傷患困擾。平日我從事教練工作,發現不少人的心態都較冒進,希望能在短時間練出健美身形。我會勸喻他們別急於提升表現,更不要一下子提升強度,否則有很大的受傷風險。」

江少華醫生亦指出足球、籃球和行山,是最常令香港人扭傷腳踝的三種運動。那我們應如何減低扭傷的機率?他提醒大家勿忽視熱身和冷卻動作的重要性。「人類雖是恆溫動物,但腳部關節等距離心臟較遠,如果不進行熱身,便容易因僵硬而拉傷。而運動過後肌肉和關節處於收縮狀態,拉筋等冷卻動作有助放鬆肌肉,減少出現抽筋和肌肉撕裂的機會。」

Mark於去年8月接受手術,現今已完全康復,且逐步回復三項鐵人的訓練。他希望能於今年年尾參賽毅行者,而下年頭參加馬拉松賽事。如果狀態理想,更將於下年4月回到鐵人賽場。

運動壽命的延長?
不論是Mark還是石仔,他們手術後的康復狀況都十分理想,也能重返賽場。不過,每一次受傷對運動員而言都是一次打擊,若長期受傷患困擾,不但會影響成績,更會縮短運動生涯。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首席副主席楊世模,身兼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他指出運動受傷主要分兩大類,一是急性受傷,包括意外撞擊和拉傷等;二是過度勞損,如同工傷一樣,是因持續的運動和疲勞而造成。而透過生物力學和運動生理學等研究,有望在訓練過程中減少風險因子,從而減低運動員受傷機會。楊博士說︰「現今科學能對運動員的每個動作,每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我們知道如何訓練才能增加表現,也知道有哪些高風險動作需要調整。」

楊博士亦指,近年運動界會以貼身儀器採集運動員的各項數據,這有助評估訓練成效,更可監測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受傷時能更快接受治療。而每當有奧運等大型賽事時,相關團隊更會進行大型的傷患調查,了解各項目運動員的受傷狀況,進行研究報告,這龐大的資料庫亦是減少運動員受傷的重要工具。

然而,要減少運動員受傷的風險,原來心理上的指導也不容忽視,楊博士指部分運動員有錯誤觀念,認為運動伴隨疼痛是理所當然,不會急於處理。加上他們自我感覺較強,認為自己能吃苦,即使疼痛也能克服,故有更大機會耽誤治療時機。「現在許多專業運動團隊會在開始訓練時便先進行評估,針對性地設計訓練;隨隊更會有體適能教練、營養師和運動物理治療師一起合作,確保運動員的健康和競技狀態。和運動員溝通時亦需講求技巧,你告訴他們這訓練能減少受傷,他們或不以為然,你告訴他們這能提升表現,才會得到認真看待。」

除了減低受傷風險,楊博士也重視為受傷的運動員提供支援。他指運動員受傷後會經歷幾個心路歷程,首先是否認,不相信自己會受傷;之後開始議價,和醫生、教練就休養期長短而爭持;最後才是接受,正視傷患的影響。楊博士指這個過程中,要多向運動員分享正面的康復例子,讓他們發現曙光。他亦建議運動員在完成基本治療後,宜回到訓練場地進行復建和輕度訓練,這有助維持鬥心︰「在診所進行治療的,是病人;而在賽場進行復健,則仍是運動員。」

醫學的進步和心理支援,令現代的運動員愈走愈遠。不過楊博士亦留意到運動界有揠苗助長的風氣,太早讓孩子接受科學化、系統化訓練。運動壽命得以延長,的確是運動員的福音,但若以科技訓練把運動員的起跑線進一步提早,那又是否好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