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煒和,小學作文「我的志願」是要做科學家,結果科學家做不成,神推鬼哄當上腦神經科醫生。面對中年危機,開始投入科普寫作,希望一圓兒時夢想。(mpwmontages@omghk.com)
洋紫荊是香港市花,每年夏季過後,洋紫荊便會盛放,為城市添上粉桃的秋裝。洋紫荊屬羊蹄甲類開花植物,深受香港人歡迎,特區區旗上的是洋紫荊圖案,招待內地貴客便有金紫荊廣場,表揚愛國商人及政客的是大紫荊勳章,仗義扶貧便有紫荊俠…
洋紫荊是本港獨有的品種,由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雜交而成,集兩個品種的特質於一身,就像中西文化在小小的香港相融交合,然後遍地開花。
洋紫荊印證了香港人的精神,尤其是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台灣的年輕人被稱為「草莓族」。草莓外表精緻,透發含蓄的嫣紅與幽香,清甜的口感更是獨特得無法形容。草莓是脆弱的植物,需要長時間悉心栽種,但一生只會綻放數天光輝,賞味限期過後,它的光芒便會消失,取而代之是發霉發黑,最後腐化成一灘膿水,當垃圾棄掉也嫌整臭堆填區。草莓族其實帶貶意,用以譏諷在溫室長大的新一代,萬千寵愛在一身,卻完全經不起考驗,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從此玩完。台灣有草莓族,香港代表是洋紫荊精神。
在生物學上, 同類的物種才能傳宗接代,相近的物種雖能成功交配(例如馬驢混雜成騾,獅虎混雜成彪),牠們的後代卻是不育的,這是由於父母精子與卵子的染色體數目有異,令胚胎的染色體不能成對,以致日後無法產生有效的生殖細胞。
洋紫荊也是由異種結合而成,沒有自我繁殖的能力,不像祖先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開花後結出大量豆莢,爆得一地種子樹苗。老一輩的香港人生活艱苦,卻不介意自食其力,把這個城市從無到有建立起來。到了洋紫荊一代,過往那種拚搏精神已不復存在,洋紫荊要依賴人工扦插才能成樹,現今的年輕人也是由社會扶持着成長,很多八九十後都有「老奉」的心態,認為政府扶助市民乃天經地義──我沒有高薪厚祿,我沒有自置物業,都是特區政府和地產霸權的錯,政府不幫我發圍便是政府不對,就連中產、中小企、做醫生及律師的年輕夫婦,也要求政府接濟。
人工扦插另一個限制是不能改變植物的特質,所以全港每一株洋紫荊的基因都是沒有分別的,就如早前網上所說,香港人缺乏獨立思考,什麼都崇尚主流,我們所吃、所看、所想、所信都完全一樣,大家就像扦插倒模出來似的,卻為此而沾沾自喜。
各位,是時候紫荊夢醒了,別讓香港步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