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煩躁 (郭碧珊)

[2012-02-07]

郭碧珊,臨牀心理學家,任職於香港健康情緒中心和香港進食失調中心,對於處理情緒病和進食失調症個案極具經驗, 致力提供認知行為治療和推廣情緒健康的知識。 (mpwkathleenkwok@omghk.com)

上周提到,家誠經常因小事發脾氣,情緒既深受困擾,也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因而求診。從我的觀察,事情跟他理想或預期的情況有出入,是其中一種令他煩躁不已的典型情況。而當我向家誠反映此問題時,他也認同此說法。

其實我們也可能像家誠一樣,不自覺地對人或事有着不合理的期望,一旦事情不如己意,便感到煩躁。說實話,從前的我也有此通病。唸小學時,我已很緊張唸書成績,經常要媽媽充當人肉鬧鐘,喚我起牀唸書。若媽媽不在我要求的那一分鐘叫我,我便覺得整天的唸書計劃被打亂而煩躁不已,甚至會按捺不住發脾氣。

還記得媽媽曾跟我這樣說:「我沒有依時叫醒你,是因為看到你太累了,想讓你多睡一會兒。現在你已起來,如果你立即把精神放在溫習上,那麼你遲了起牀的十分八分鐘,對你的整體進度不會有大影響。不過,若你繼續浪費更多時間在發脾氣上,那麼你的溫習進度就真的會大受影響了。」

當時的我,雖然未能即時平復心情,但媽媽說的話,在我的心中埋下了從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種子。隨着年齡漸長,對於「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句話,有了較深的體會。慢慢地,我學會了對人對事降低期望──事情不順利,其實很稀疏平常,我會着眼於做什麼可以解決此問題,或減低此問題再出現的機會。面對不講理或沒禮貌的人,雖然或會有壓力,但我沒有期望所有人都合情合理或有禮貌,對我造成的困擾程度也不高。總的來說,會令我煩躁的事大大減少了。

至於家誠,透過他的記錄及我的反映,他理解到他經常煩躁的原因,是因為他期望事事如意。然後,我透過層層遞進的提問方法,令他慢慢意識到這期望並不合理。於是,他逐漸嘗試下調對人對事的期望,並減少以自己的出發點去看事情。經過數節的治療後,他心煩氣躁的情況,已初見改善了。(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