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種情感(麥煒和醫生)

[2015-01-27]

中國有成語「七情六慾」,所指是人類七加六等於十三種的心理狀態。

中國有成語「七情六慾」,所指是人類七加六等於十三種的心理狀態。

西方心理學家亦有涉獵這課題,傳統上,基本感情(Basic human emotions)可區分成十二種(呵呵! 我們炎黃子孫以一分之優勢擊倒外國勢力,贏了漂亮一仗)─愛、感動、欣慰、感激、自豪,還有憤慨、悲哀、驚恐、逃避、羞恥、厭惡和鄙視,再加入Magda Arnold與後期Paul Ekman的失望、沮喪、希冀、勇氣、驚喜、悔疚、尷尬、慾念(中國人判斷最後那項尤其深入細緻,故能將其一開為六),總共二十種情感,為生命添上味道,使其豐盛、獨特。

近期,只要是愛惜香港的人,心路歷程也必定百感交集─先有失望和沮喪,繼而是憤慨、勇氣,還有大家的初衷愛與希冀,之後便是一幕又一幕的驚喜、欣慰、感動、感激和自豪,我們也許偶有悔疚,但大家毋庸悲哀,因為真正的悲哀是屬於那只懂逃避、心中充斥厭惡、權力慾和沒有羞恥的人,他之所以逃避,也是出於驚恐,身居要職者竟有如此心態,實在可悲至極。

噢!差點忘了Ekman補加的最後一項─感官滿足(Sensory pleasure),那可能是填飽肚子後本能上的滿足感,或者當那羣與你有十冤九仇的孩子遭整治時(「十冤九仇」的由來可能是對方曾阻你發財或阻你的路,甚至是戇居、樣衰之類的莫須有罪名),你視覺上的刺激和打從心底感受到的冷冷的快感,及對執行社會性抹殺或實質傷害者昭然若揭的厭惡和無恥作出的認同。

部分人或會反駁,感官上的滿足例如溫飽及市民的生計等,才是最基本的人權,如果連肚子也填不飽,給你講得再偉大也沒啥意義吧!然而,人生的富足並不止於生計。中世紀的氣候暖化令歐洲農業取得空前成就,但在教會和封建強權統治下,縱使人民不愁衣食,思想學術卻是歐洲歷來最滯緩的時代;相反,同期的宋朝有寬宏的政制,結果便能綻放出中國文化史上最亮麗的一頁。

苟安於感官滿足的,及親手扼殺僅有曙光的,我為你們感到痛心疾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