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Rabies、又稱瘋狗症)是因感染了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簡稱RABV)而致病的,狂犬病病毒的傳播是經由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口水或腦和神經系統的組織,例如經有傷口的皮膚或眼睛、鼻子和口腔的黏膜。狂犬病可致命、但也可預防,人和寵物可經由被患上狂犬病的動物咬或抓傷而受感染。進入人體後,狂犬病病毒會緩緩沿着神經線移動而入侵中樞神經系統(即腦和脊髓)而導致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包括昏迷和死亡。
全球每年約有六萬人死於狂犬病,在美國,狂犬病非常罕見,每年少於三人受感染;在加拿大,自從1924年開始有記錄後只得二十六宗人類受感染的個案,在2024年的九月,安省錄得差不多六十年來第一宗人類受感染的個案,狂犬病最常見於非洲和亞洲的農村和偏遠地區,所以到這些地區旅遊、探親或工作的人需要特別留意。
狂犬病病毒是由溫血動物(warm-blooded animals)、即哺乳動物(mammals)攜帶在牠們的唾液(口水)內,人類是被患上狂犬病的動物咬或抓傷後而受感染,狂犬病最常見於蝙蝠、臭鼬、浣熊和狐狸但其它哺乳動物(包括寵物貓和狗),傷口接觸到受感染動物的唾液便會受到感染,有人在接受器官移植後受到感染、但這是很罕見的。狂犬病最可能出現在野生動物、包括蝙蝠,在發展中國家,大部份人類感染都是來自家犬,在美國和加拿大,大部份感染都是來自蝙蝠咬傷,傷口可能很小,很多人甚至不知曾被咬,所以,任何曾與蝙蝠接觸過的人、無論有沒有感覺到被咬,都應盡快求診,若發覺睡房內有蝙蝠,應當作曾被咬而盡快求診。
感染狂犬病病毒後後經歷多個階段,包括潛伏期、前驅症狀期、急性神經症狀期和昏迷:
(一)潛伏期(incubation):狂犬病病毒會在受感染後數天才入侵中樞神經系統而致病,在這段潛伏期,受感染的人並沒有任何症狀,若得到及時和適當的治療是不會發病的。
(二)前驅症狀期(prodromal phase):狂犬病病毒沿着神經線移動而入侵腦和脊髓,在過程中引起神經損傷,患者感覺類似流感的症狀和在被咬的部位有痛楚、痲痺和痲木的感覺,這會持續兩至十天,進入這階段已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三)急性神經症狀期(acute neurologic phase):在這階段,狂犬病病毒症損壞腦和脊髓的組織,約三分之二的患者會出現「狂暴型狂犬病」(furious rabies),症狀包括具攻擊性的行為、癲癇和譫妄(delirium、舊稱『急性意識錯亂狀態」acute confusional state,出現神志不清和語無倫次)等,其它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麻痺型狂犬病』(paralytic rabies),症狀包括乏力和癱瘓,從被咬的部位漫延至身體其它部位。狂暴型狂犬病會持續幾天到一個星期、而麻痺型狂犬病可持續至一個月。
(四)昏迷(coma):很多患上狂犬病病毒的人會進入昏迷狀況、而最終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