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學STEAM:溝通策略處理摩擦
【明報專訊】校隊通常由教練或老師制定比賽策略、走位方式等,以協助隊伍爭勝,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體育科主任鄭海健形容,有如使用遙控器操縱遊戲角色。現在,鄭Sir把遙控器交回躲避盤隊員手中,讓同學自行溝通策略,解決問題。
靠自己想對策
基慈小學躲避盤校隊於2023年10月成立,鄭Sir持躲避盤教練牌,言語治療師方貴瀚則有玩極限飛盤,技術跟躲避盤類似,二人把躲避盤技巧及策略傳授予校隊。1年後,他們認為隊員已經吸收技巧和策略,決定讓隊員自行商量對策、走位,以及進攻人選,方Sir說隊員不能像扯線公仔全聽老師指示,「(隊員)自己決定是對團隊最好」。
鄭Sir表示,他和方Sir先站在遠處,給予隊員空間商量,再問總結。然而,隊員很多時都較害羞、怕出錯,不太敢發言,故會「欽點」隊員,他們亦會讓隊員覆述其他人曾發表的意見,「當不是說自己的意見時,(隊員)就不怕出錯」。
由隊員自行商量對策及反思,少不免出現摩擦,鄭Sir說間中有隊員埋怨他人,甚至口角。方Sir表示,昔日會由他和鄭Sir調停,現在則先讓隊員自行解決。為解決紛爭,隊員想出猜包剪揼的方法,隊長黃梓浚說不論結果如何,也要先把事情放下,不能繼續吵架。
■價值觀
和氣最重要
方Sir說,目標不應放在輸贏,而是彼此是否快樂、有進步,「如果大家都不高興,(心情)比做功課更壞,為什麼還要比賽、練習?」現時隊員處事逐漸成熟,「(隊員)會發現原來吵架一大輪後,浪費所有時間,既不能玩,大家又不開心」。小五的陳佑晞說,遇到有隊友在練習時「獨食」,必會不高興,但為免吵架、傷和氣,會先忍耐,待回家後再跟家人傾訴。她和小三的魏至一均認為隊友在比賽時獨食是無傷大雅,魏至一說:「勝出的快樂能蓋過其他隊友獨食的不愉快。」黃梓浚認為,團隊講求合作,隊內最重要的是保持和氣,若遇到隊友吵架,他身為隊長會站出來調停勸解。
領導能力
作為隊長,黃梓浚會按經驗提點及指揮隊友,或提出比賽策略,但他自言自己沒有隊長應有的震攝力,沒有太多隊友聽他說話去做;魏至一隨即說道:「不是,我很聽你話。」黃梓浚回應:「我知,你是真的聽我話。」鄭Sir說黃梓浚擔任隊長後,變得更成熟,亦會照顧年紀較小的隊員。
■Steam知多點
摩擦力彈走飛盤
鄭Sir和方Sir說玩躲避盤有技巧,其中一招是右手反手把飛盤飛向對手身體的右側,由於飛盤不斷旋轉飛行,當飛盤擊中對方右側時,飛盤跟對手身體便有摩擦力,從而往反方向彈開,令對方難以立即接穩飛盤,便能淘汰對手。
文:方綺婷
圖:馮凱鍵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3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