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收地預算增63億 計及經營者賠償 料2027/28年完成支付六成
【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2027年或之前為所有主要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政府昨提交立法會文件顯示,收回土地以發展新田科技城第一期預計需近483億元,較發展局5月預計涉420億元增約63億元。據了解,較早前估算費用只涵蓋收地,最新估算則包含對業務經營者的賠償,包括農民、漁民、棕地經營者。文件指出,政府下年度支付約5700萬元,2027至28年度或之前支付逾六成半款項,預計2029年上半年前完成支付。有立法會議員促政府加快原址換地,估計最終未必用盡撥款。
明年起分期支付 2029上半年完成
政府提交立法會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的資料文件顯示,新田科技城第一期的收地工程將分年度支付,估計下年度支付約5700萬元、2025至26年度付63.58億元、2026至27年度付120.16億元、2027至28年度付77.16億元,其餘約四成半、即221.47億元則在2027至28年度以後支付(見圖)。
政府10月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表示明年或之前會為所有相關新土地發展項目制訂土地用途和發展方案,2027年或之前會為主要發展項目啟動收地程序。當局預計,新田科技城的首批新創科土地會在明年動工,預計最早2026年完成第一批土地平整。
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總面積為627公頃,發展局5月時表示,當中約一半、即約300公頃為私人用地,以地政總署新修訂收回土地特惠補償率計算,即涉發展所需的農地每平方呎約1300元,收地涉款約419.79億元。當時當局遞交立法會文件顯示,新田科技城的第一期發展地帶,主要涵蓋新田公路及粉嶺公路以北的創科用地,預計2024年底開始收回土地,及2031年起有居民及企業遷入。
劉國勳:公私營合作省收地成本
立法會北部都會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表示,新預算較5月多是因新田科技城收地面積增加,但仍是合理。他又表示,以新界東北發展為例,賣地或補地價收益最終多於政府收地的支出,預計若政府以公私營合作或原址換地方式發展,相信當局毋須「自掏荷包」收地,甚至可獲發展商補地價的收入。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劉振江表示,新田科技城第一期範圍內的土地業權分散,約一半是以公司、個人及祖堂會名義持有;他又稱,收地一定要快,才可令發展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