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棄全職 免失綜援、實報實銷 團體倡復康器材資助劃出綜援 消就業顧慮
【明報專訊】因遺傳而患脊髓肌肉萎縮症的馬汐嶢,身體肌肉不斷退化引致四肢無力,現僅右手比較靈活。她雖然一直渴望上班工作,「其實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但因身體變差,加上擔憂全職工作後未能通過入息審查而失去綜援及實報實銷津貼,或要每月自行支付萬多元開支,故現僅每周做兼職數小時。有關注團體表示,非綜援殘疾人需自費購買及維修輪椅等,造成沉重負擔,倡議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將購買輪椅等復康用品的實報實銷資助從綜援中劃分出來,讓殘疾人脫離綜援網,無顧慮就業。
明報記者 杜沛妍
自小受脊髓肌肉萎縮症纏繞的馬汐嶢,10多年前自嶺南大學畢業後一直想投身社會工作,「我雖然是一個病人,但我同時想能力被人看到」,多年來曾任電話推銷及補習老師等工作,現獲酒店聘用成為兼職遙距客戶服務員,每周工作6小時,不時接下平面設計工作幫補,每月掙取千多元。她說現時僅右手比較靈活,能夠執筆、點擊滑鼠及操作電動輪椅,奈何總有不便。一直與友人經營YouTube頻道的她說,剪輯5分鐘片段要花近兩天,需使用熒幕小鍵盤,「用滑鼠篤篤篤,或者用語音輸入」來加入字幕。
復康器材開支大
任全職難過入息審查
汐嶢過往從無全職經驗,有機構之前向她介紹接線生工作,一周返工4天,月薪萬多元,惟她考慮到身體狀G及一旦接受工作,或會失去綜援,復康用品、聘請照顧者等費用將不能實報實銷,糾結多時後終忍痛拒絕。她嘆說:「假設我個輪椅因為返工而壞了,我從哪塈鉾尿去修理呢?」
隨荅f情惡化,汐嶢復康用品開支漸增,現時需租用呼吸機以防睡眠窒息,另租用抽痰機以作呼吸運動及紓緩病患所引發的問題,惟兩機租用費每月接近5000元,另住所租金、聘用外傭等開支亦逾6000元,現透過綜援的津貼實報實銷。社署現時按申請家庭的經濟需要評估綜援資格,令她擔心全職工作後無法通過入息審查。
汐嶢說,政府常強調挽留人才,「我相信很多殘疾人士都是人才,如果你提供基本復康用品,給到好少少的環境,其實他們應該可發展才能」。她慨嘆「復康用品的確是殘疾人士最痛、最顧慮」,他們不想為家人增加經濟壓力,自己亦然,過往即使呼吸機面罩已殘舊不堪,仍用膠紙修補繼續使用。
勞工及福利局回覆查詢表示,有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可考慮申請綜援,會獲發每月3820至7400元標準金額,以及多項補助金和特別津貼,例如醫療、康復、外科及衛生用品費用津貼。綜援設有豁免計算入息安排,鼓勵受助人求職和持續就業,政府前年大幅提高每月最高豁免計算入息限額六成至4000元。根據社署提供數字,本年度領取綜援的殘疾受助者有113,669人,比去年度減少1263人。
豁免入息限額已增六成
勞福局:照顧者津貼恆常化
局方表示,關愛基金2011年推出「為嚴重殘疾人士提供特別護理津貼」,為居於社區和沒有申領綜援者提供津貼,協助他們購買護理用品及服務等;而政府本月把該津貼及低收入的殘疾人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恆常化,申請資格維持不變,而全額特別護理津貼由每月2000元增至2500元。
團體促關愛基金擴至涵復康用品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政策倡議主任張思萍表示,非綜援殘疾人需自行負擔復康用品費用,造成沉重壓力,「要負擔醫療等開支,亦要儲錢用來維修、換電池、改裝,甚至買多一部電動輪椅」,現時政府雖有向非綜援嚴重殘疾人提供不同服務及津貼,但電動輪椅、吊機等部分復康用品仍未納入關愛基金涵蓋範圍,「呢類器材就等同健全人對腳,你出門返工就要著鞋,他們出門返工就要電動輪椅」,故倡議將復康用品實報實銷資助從綜援中劃分出來,並擴闊關愛基金涵蓋範圍,讓更多殘疾人能投入工作,脫離綜援網的同時,亦增加社會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