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本那比女童命案專家證人
遺體西區尋獲警稱「不涉罪案」
【明報專訊】早前於本那比13歲女童遇害案聆訊作供的醫學專家,周三被家人報告失蹤,溫市警派人搜索,第二天溫市西區發現其遺體,目前尚未確定死因,但相信並非犯罪所致,也不存在公共安全風險。
溫市警發言人維辛廷(Tania Visintin)表示,55歲女子皮克特(Tracy Pickett)於周三(27日)被家人報告從住所失蹤。據本地媒體報道,皮克特於周二晚上在溫市登巴區(Dunbar)最後露面。另據皮克特的家人補充,皮克特當天較早時曾到法院出庭作供。
警員收到失蹤報告後聯同皮克特的家人和朋友,在太平洋精神公園(Pacific Spirit Regional Park)、卑詩大學(UBC)及登巴區一帶展開搜索,到了周四終於在附近的索思蘭茲區(Southlands)發現其遺體。
維辛廷指警方將與卑詩法醫服務處合作,以確定皮克特的死因,「從現階段的調查來看,皮克特的死亡相信並非犯罪所致,也不存在公共安全風險。」
皮克特是急症及臨牀法醫學專家,曾在溫哥華綜合醫院(Vancouver General Hospital)擔任急症科醫生,也是卑詩婦女醫院(BC Women's Hospital)性侵受害者服務中心的醫療總監。
皮克特上周曾於備受關注的2017年本那比13歲女童遇害案中以專家證人身分作供。28歲被告亞里(Ibrahim Ali)被控一項一級謀殺罪,但他否認控罪。
皮克特在庭上指出,遇害女童的臉部、頭部、頸部、膝蓋、背部、雙腿、手臂、肛門及生殖器受傷,強烈表明曾發生非自願的性行為,其中生殖器撕裂的嚴重程度堪比分娩。
辯方律師林斯基(Ben Lynskey)其後引述專家證人報告的一部分,指自願及非自願性行為中可能發生的傷害類型有相當大的重疊,皮克特反駁指重疊部分可能歸因於生殖器是一個小區域,但她其後也同意林斯基的觀點,稱女孩部分傷勢包括手臂瘀傷和頭部擦傷,可能與性行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