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測試AI無人機 烏克蘭成實戰場地
中國和美國正爭相測試人工智能(AI)無人機,圖在AI軍備競賽中取得領先地位。有美國研究團隊發現兩國在2020年其中8個月內,用於情報、監控和偵察的AI工具採購比例,均佔整體軍備採購合約第二大。另遭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正為AI無人機測試提供難得的實戰場地。
內地官方央視上月4日播放宣傳紀錄片,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了具「自我修復」能力的AI無人機「蜂群」系統,稱在一次測試中,系統數十架各自搭載AI運算工具的無人機群運用抗干擾演算法,重新建立與地面控制站聯繫,並在沒任何操作人員幫助下,發現並使用巡航導彈摧毀一個目標。
《華爾街日報》上月19日報道,美軍4月曾在一場與英國和澳洲的聯合軍演中,利用AI無人機群追蹤地面坦克、自走炮和裝甲車等動態,稱在向AI鎖定目標軟件持續傳出更新數據下,讓無人機保持飛行。
《華爾街日報》亦引述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科技中心」團隊發現,美國和中國分別正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發軍用AI,但在採購合約中顯示兩國正推動讓AI具備能力作戰略決策或發動核武等重大攻擊的證據不多。
團隊亦指中美各有不足5%的採購合約歸類為涉軍事指揮和控制用途,但指出公開資料未必能全面反映兩國軍事AI的發展趨勢。
《華盛頓郵報》7月26日報道,烏克蘭有逾200間公司正投入無人機研發。其中有開發商利用新型AI軟件,在測試中令旗下無人機成功抵抗電子干擾,關鍵離不開烏克蘭國防部與國內無人機開發商分享俄軍電子干擾技術。正出任「烏克蘭防衛基金」主席的Uber Works前行政總裁利斯科維奇(Andrey Liscovich)表示,在西方國家只有擁特別牌照方能在細小的限定區域內發射干擾電波作測試,他認為戰爭有機會讓烏克蘭發展出世界級AI無人機。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