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粵年薪增幅跌至6%錄新低 非私營減3.6百分點 私企平均月薪未過萬
【明報專訊】廣東省統計局上月公布2022年非私營企業(包括國企、城鎮集體企業、聯營、股份制、外商投資、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及私營企業(包括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業和獨資企業)的平均工資。非私營企業從業員去年全年平均工資約12.5萬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5.7%,增幅是自2000年有紀錄以來最低;私營企業從業員年平均工資約7.8萬元,年增6%,亦錄2009年以來新低。
平均工資可反映地區及相關行業的發展狀G,是制訂最低工資標準及城鄉居民最低保障標準的依據,也是賠償制度的基礎數據,內地政府制定社會保險、社會規劃和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據。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非私營與私營企業就業者平均工資增幅均下降,非私營平均工資增幅比2021年回落3.6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平均工資增幅亦下跌2.8個百分點(圖1)。
分區域看,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去年平均工資最高,粵東地區最低;至於私企平均工資增幅,最高的是珠三角,符合其民營經濟比廣東其他區域發達的特點;非私營企業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則為粵西地區(圖2)。
港澳台資增幅高 水平遜國企
倘按非私營企業登記註冊類型,港澳台資及外資企業的工資增幅位於前列,均有7%以上,不過論到平均工資水平仍以國企領先,去年增幅4.5%,但實際水平達16.8萬元。
私營企業18種行業中,17個行業工資去年均見增長,增幅最高的是金融業(16.3%);其次是採礦業(12.6%),與去年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利好企業收入有關。
金融加薪16%最多 文娛包尾
至於表現最差的3種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工資按年減少2.8%至6.2萬元,與2022年行業受封控措施影響有關;建築業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平均工資上升不到1%,前者主要受房地產調控及宏觀經濟在疫情反覆下疲弱影響,後者則跟政府土地收入減少、經濟下行造成稅收減少,以及防疫負擔影響較依賴政府項目的環保行業相關,部分企業因前期墊資及應收帳增加,導致資金周轉放慢,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致成本持續上升,企業利潤下降,最終導致平均工資近乎零增長(表2)。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