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台曬太陽 外籍泳客命危 吊鐘洲遊船河 五旬漢落水溺斃
【明報專訊】兩名年約60歲男子昨日在西貢及淺水灣玩水上活動時,分別被發現遇溺及懷疑中暑暈倒,一死一傷。其中在淺水灣浮台懷疑中暑昏迷的外籍男子,呼吸脈搏一度停頓,由泳灘救生員施行心肺復蘇及AED急救,送院時恢復呼吸心跳,至截稿前情G仍然危殆。
64歲外籍男子昨午4時許於淺水灣泳灘3號救生亭對開、離岸約60米的浮台懷疑中暑身體不適,救生員出動救生艇、滑浪板及獨木舟拯救,其間事主情G轉壞陷入昏迷。救生員將他救回岸邊救傷站,即場急救,後由救護車送院,經治理後情G暫仍危殆。警方事後到場調查,案件暫列「有人暈倒」,起因待查。
同行妻察不適呼救 呼吸脈搏 一度停
據了解,男子與妻子原於淺水灣泳灘暢泳,其後在浮台休息及曬太陽,妻子之後發現丈夫身體不適,高呼求救。救生艇即趕往浮台,其他救生員利用滑浪板及獨木舟前往協助。救生員到達浮台時,即時將男子移到救生艇送回沙灘,其間他開始昏迷,一度失去呼吸脈搏,救生員在艇上不斷做心外壓,抵達岸邊再利用AED機急救,男子其後恢復呼吸心跳,送院治理。
專家:游泳間亦可中暑
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表示,酷熱下暴曬是中暑成因之一,亦有其他因素影響,如年齡、體質及家族遺傳。他不清楚事主曬太陽的時間長短,但認為「10分鐘OK,鰨丳犌h過半個鐘就唔係咁適當」。
雷雄德續指,游泳期間亦可能中暑,特別是戶外泳池,因池底以石屎製造,相對吸熱,而泳客活動時「手手腳腳都會郁動」、產生熱能,如水的環境高於30℃,可能影響人體散熱,引發熱衰竭等情G;泳灘則因海水流動,溫度比池水低,較少出現影響人體散熱的情G。雷指出,如市民感暈眩、清醒程度受影響,並出現冒冷汗及呼吸急促等,或為中暑先兆,建議立即降溫,包括移到比較陰涼的地方、以濕毛巾擦拭等。
至於西貢事故,59歲陳姓男子與20多名友人原於當地遊船河,據悉遊艇靠停於吊鐘洲近吊鐘洞對開海面,有人下海游泳。至昨午近3時,有人發現陳遇溺,即聯同遊艇友人將他救起,同行休班護士為他急救。陳其後由奉召到場直升機救起,送往東區醫院搶救不治。
根據民政事務總署網頁,吊鐘洲位於西貢滘西洲南端,小島南面長期受海浪侵蝕,使岬角與岩體分離,形成名為「吊鐘岩」的海蝕柱,亦因從高處俯瞰下洞岩猶如金魚,故又稱「金魚擺尾」。因岩石持續受海浪侵蝕,形成一個高30米的海蝕拱「吊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