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拓:將軍澳填海或影響需保育珊瑚 工程簡介稱「海洋生境永久和暫時喪失」
【明報專訊】發展局年初公布將軍澳137區初步發展大綱圖及將軍澳132區(將軍澳跨灣大橋旁水域)對出海域造地建議。土拓署昨根據環評法定程序(見表)向環保署提交「將軍澳第137區及相關填海用地的發展」的工程項目簡介,稱132區填海將導致「海洋生境永久和暫時喪失」,當中指出水域記錄到數種具保育重要性的珊瑚物種,包括鋸齒刺星珊瑚(Cyphastrea serailia)、正菊珊瑚(Favia favus)和斯氏角孔珊瑚(Goniopora stutchburyi),可能會受影響。有學者指出,填海或令沉積物揚起,影響珊瑚的光合作用。
暫定下季做環評 2025動工
根據簡介文件,當局暫定於今年第三季由顧問公司展開環評,並期望於2025年展開工程,讓首批居民於2030年遷入將軍澳137區(即近將軍澳工業h位置)。文件指出,在海洋生態方面,於兩項目分別進行的土地平整工程、建造防波堤及疏浚工程等,將導致海洋生境永久和暫時喪失,包括潮間帶、潮下帶和底棲生境;潛在的削坡則可能導致陸地棲息地和有關植物群的永久和暫時喪失。
接收珊瑚地點或同受影響
當局明確指出,在將軍澳132區對出造地的天然海岸線中,有記錄數種具保育重要性的珊瑚物種,包括鋸齒刺星珊瑚、正菊珊瑚和斯氏角孔珊瑚,可能會直接受到影響。同時,為轉移珊瑚而設的接收地點,位於工程項目西南面,也可能直接受到影響。
該局又預計,填海及疏浚工程將對周圍沿岸海洋生態造成潛在間接影響,以及導致填海區附近的水質變差。若需建造岩洞,其間可能會出現地下水下降或地表沉降,如水道降水的潛在風險,並將提出適當的緩解措施,以盡量減少任何潛在的海洋生態影響。
兩岸屋苑損景觀 需緩解措施
此外,文件亦稱擬議的兩個填海工程將永久改變將軍澳的「海灣景觀」及部分「沿岸高地及山坡景觀」,當中將軍澳南及維景灣畔、日出康城、柴灣杏花h及鯉魚門安聯村的居民等,將受到影響,應採取緩解措施;而第137區的發展項目亦會對小西灣的藍灣半島和富景花園的居民等,造成視覺干擾和遮擋。當局稱,將會在環境影響評估研究中全面評估。
專家:揚沉積物礙珊瑚光合
香港海洋教育協會總監張瑪珊指出,本港東面水域如西貢區一向有較多珊瑚,上述提及的3種珊瑚全屬石珊瑚,均受到保護。她稱,由於珊瑚依靠光合作用獲得能量,填海有可能令沉積物揚起,減低水底能見度,從而影響光合作用的效果。而且根據文件,轉移珊瑚的接收地點,亦可能受沉積物影響,建議當局以「水底布簾」圍住工程,以免沉積物揚起;同時慎選搬珊瑚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