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國際刑事法院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簡稱ICC)於3月17日宣布,就俄軍侵烏克蘭的戰爭罪行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拘捕令,指他要為從烏克蘭領土非法驅逐兒童和非法轉移人口到俄羅斯負責。ICC同時就相同罪名向俄羅斯兒童權利專員勒沃瓦—別洛娃發出拘捕令。
烏克蘭總檢察長科斯京讚揚ICC的決定對烏克蘭和國際法體系具歷史意義,使世界知道俄羅斯政權是犯罪政權,其領導層和親信會被問責。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ICC的決定對俄羅斯沒有意義,即使從法律角度看,俄羅斯非《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沒有責任要承擔。俄羅斯2016年退出ICC,烏克蘭也非ICC成員。
■國際刑事法院簡介
成立年份:2002年,根據《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成立
總部地點:荷蘭海牙
主要職能:調查及起訴犯下種族滅絕、危害人類、戰爭及侵略4種罪行的人
締約國:123個國家簽訂《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
ICC發出國際逮捕令例子:
利比亞已故領袖卡扎菲及其次子賽義夫(Saif al-Islam Gaddafi)等涉及於2011年利比亞內戰中,以致命暴力鎮壓和威嚇示威平民,違反人道主義,被ICC發出國際逮捕令
■知識增益
國際刑事法院被指「無牙老虎」
中國、美國、俄羅斯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均沒有加入ICC,使ICC被指缺乏對大國的制約力及制裁力。ICC於2002年根據聯合國內部《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成立,但獨立於聯合國。ICC只有在成員國無法或不願起訴相關人道罪行時,才有司法管轄權,ICC亦沒有執法部門,雖有調查及傳召證人的權利,但執行上依靠成員國協助,因此被質疑為「無牙老虎」。
由於ICC調查美軍是否在阿富汗觸犯戰爭罪行,美國2020年宣布制裁兩名ICC高層,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指摘ICC「不合法地試圖令美國人受ICC司法管轄」。人權組織「人權觀察」高級顧問賈拉則斥責美國扭曲原為懲治侵犯人權者的制度,反用於攻擊起訴戰爭罪行者。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部倡議總監巴爾松批評美國的行動可能形成寒蟬效應,令受害者更難獲協助尋求公義。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