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疫情干擾排除 回歸十四五目標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昨對本報表示,去年12月內地「新十條」發布後,宏觀政策逐漸從疫情防控為主轉向抓經濟。「有了疫情防控調整帶來的信心,經濟就會活躍起來;大家對怎麼做還是有些擔憂,會議就是來指明方向」。
彭澎指出,「十四五」規劃提出的「高質量發展」目標此前被防疫淡化,在排除疫情干擾後,也將逐漸回歸原先定調。如今次廣東省的大會,就將高質量發展作為重點。大會作出一個姿態和政策性指引,讓大家把注意力轉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來。
彭澎也提到,後疫情時代政府面臨財政和推動經濟增長壓力,「很多地方稅收減少,政府發工資或是公共事業建設都需要資金,只有經濟增長才能解決這些問題。疫情3年,很多經濟上面的一些不良或者不穩定的因素出現了,必須花更大的力氣來抓」。另一方面,勞動力短缺也將成為挑戰。廣東此前十分依賴內地源源不斷流向珠三角的勞動力,但在人口出現負增長背景下,包括最近開始「包車包機接勞動力回粵」,亦說明人力資源未來難以持續。而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是大趨勢,比如東莞開始「機器換人」,都是轉型高質量發展一環。
「推動高質量發展,廣東和其他沿海地區大省要走在全國前列。」彭澎指出,單以廣東為例,本身產業齊全,但核心技術還是有欠缺,應該有所突破。
此外,發展要動員全球化的力量,不能只靠關起門來做,通過大灣區整合港澳資源,避開貿易保護主義、強化內循環,發展自家知識產權力量,都需要考慮。明報記者 劉曉宇